第七十章鬼市遇故人(2 / 2)

吴奇走了一段,发现鬼市有个奇怪现象。

发声说话的都是逛鬼市的买家,虽然他们声音也很小,都是熟识者彼此交谈。

鬼市摊贩却都是一言不发,他们似乎遵守着某种神秘契约,彼此眼神交流,只是默默调整摆弄各自交易物。

顾客来询问,他们也只比手势,几乎不还价。

谈得拢,对方给出鬼钱,东西拿走。

谈不拢,商贩不予搭理,买家也无计可施,只得妥协或是悻悻离开。

许叔静耐心解释说:“这是鬼市另一个延续多年的规矩,为避免扰乱价格,鬼市商贩都不可开口,只能写出价码,一物一价。”

“当然,经过很多年,规矩还是规矩,但大家也都有各自的应对办法……实际约束已经很少,可以看做是流传至今的风俗。”

许叔静在一摊贩前停下,眼睛盯住白布上一方墨条。

这墨条仅食指长,长条状,上刻有「元符」二字。

茅山元符宫所炼制的儒士法器。

但许叔静也只是停下看了看,最终没有问价。

吴奇略略一想,就明白过来。

三教中,儒门学子门槛最低。

但凡读书人,勤加攻读,持之以恒,都可孕育文光,天赋差异多体现在文光强弱。

儒生科举考中进士,其所写文章更会化作第一件文宝,加以温养编修,文气愈强,愈是为人所知,甚至能蜕变为后天法宝。

可一旦成为进士,儒士也面临那无法回避的四个字:财侣法地。

四字真言或许会迟来,但从不缺席。

撰谈策论,讲经论议是儒士修行的必经之路。

以较容易的撰写文章来讲。

倘若一儒士,有名师指点,能翻阅大儒亲笔注解典籍,以大师炼制文房四宝为刀笔,上知国策下晓民生,居于山清水秀、灵气盎然之地,自然更容易写出上乘文章,化为瑰丽文宝。

吴奇此前还考虑还许叔静的礼,现在看来,还是文房四宝最合适。

他走到这摊贩前:“店家,这元符宫墨条价格几何?”

卖家是一修士,他比出五根手指。

“五钱么?”

对方点头。

吴奇心里暗叹,这儒门修士想要用点好东西,也得烧钱。

五钱鬼钱就是五两银子,墨条是消耗品,儒士常年笔耕不缀,想来最多也就够几月使用。

吴奇从背箱里取出白釉瓷罐:“贫道以这个交换。”

对方评估了一番价格,点头同意。

吴奇放下瓷罐,拾起墨条递给旁边许叔静:“既然许大人喜欢,贫道就借花献佛了。”

他个人原则向来是,你对我好,那我必不会让你吃亏。

许叔静赶紧挥手:“使不得,使不得,道长,这元符宫墨条实在太过于昂贵……”

吴奇直接将墨条塞他手里:“早日写出传世文章,到时请贫道喝一杯好茶。”

许叔静拗不过,也就不再推辞:“传世文章不敢想,以后若能遇见好茶,一定给道长带一份。”

吴奇没答话,他的注意力被另一人吸引。

迎面,站着一名背负双剑的冷目道士。

也算熟人了。

青城山无常观,姬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