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对虏策略的转变(2 / 2)

借天改明 叫天 0 字 2021-08-21

钟进卫担心胡浩说的几万蒙古鞑子前往昌黎而去,怕昌黎百姓撑不过这波鞑子的攻击,就说道:“兵贵神速,立刻出发吧,军中之事,不用请示于我,何将军指挥即可。”

他有自知之明,现在还没这个能力指挥骑军。

何可纲的职位本身就比曹文诏高,因此,他指挥这支关宁军是顺理成章。五千骑军,蹄声隆隆,开拔而去。

在勤王军大营中,孙承宗知道现在让这些将爷去和建虏拼命是不现实的,因此他让他们分成几个部分,向建虏攻占的几座城市进行佯动,吸引建虏的兵力。

因为卢象升所属部队其实是民壮,又是步卒,所以让他们留守大营。他回去跟阎应元一说,阎应元不禁为自己这个妹夫当心。不过他也没办法,身在军营之中,总得受军令约束。要是钟进卫还没有出发,说不定还能要求随军护卫。

孙承宗分配完任务之后,快马赶往紫禁城。虽然他全权处理勤王军事务,但涉及到了中兴伯,还是要去向崇祯皇帝禀告一下这个突发情况。

由大理寺,刑部,督察院审案,东厂旁听的的案卷已经陆续摆到崇祯皇帝的案头了。之前在锦衣卫的供状基本都没有能翻供成的,反而还招出了另外一些曾经的同伙。再加上锦衣卫那边顺藤摸瓜,被抓捕的人是越来越多。

和前几ri不同的是,开始出现新的搂财类型,就是合谋偷税漏税,让崇祯皇帝一下察觉到之前说各地灾害而拖欠的税款,怕是也藏着猫腻。

崇祯皇帝正在这种越抓越心惊的情况下,接见了孙承宗。

听完孙承宗的奏报,崇祯皇帝是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昌黎县城在如此巨大的劣势情况下能守住昌黎,更没想到钟师傅会带兵前去救昌黎。

转念之间,崇祯皇帝心中对孙承宗也有点不满。你一个沙场老将不去救昌黎,反而让从未上过战场的钟师傅去救昌黎,要是有了意外怎么办,上天派了一个后世的人过来帮助朕,这要是损失了,谁能赔得起?

没想崇祯皇帝还没开口说孙承宗,他就先开口检讨了:“陛下,臣甚为惭愧,中兴伯虽则冲动,但其言不无道理。中兴伯的朝气、激情,正是目前大明军队所缺的东西。”

崇祯皇帝听孙承宗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孙承宗的稳健也是大明军队所需的,因此不再对孙承宗不满,而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朕怕中兴伯有危险。”

“陛下,这个你放心好了。臣已安排大军前去牵制建虏主力,中兴伯所带何可纲、曹文诏两将的沙场经验也丰富,地形熟悉,必不会有危险。”孙承宗向崇祯皇帝保证道,要歼灭一支本土作战的骑军,不是那么容易的。

崇祯皇帝点点头,孙师傅说的也有道理,他对曹文诏这个名字好像也有点熟悉,只是想不起来了在那里听过。

“臣经过中兴伯一说之后,有所领悟,以后该让各路总兵带兵sāo扰建虏,可以利用地形咬一口就跑,一则不让建虏安心肆虐京畿之地,二则给各部队练胆之用,等时机成熟之时,发起总攻,一举击溃建虏。”孙承宗又向崇祯皇帝说出了今天所得。

“好,勤王军之事还得有劳孙师傅。”崇祯皇帝一边拜托孙承宗,一边心里在想着,是不是以后加大钟师傅练军的规模。

就在这时候,急报传入,原来是派往四川的天使在路上遇到秦良玉所领大军,快马赶回报信。

崇祯皇帝和孙承宗一听,互相看看,都是大为兴奋。崇祯皇帝想到,钟师傅推荐的人果然靠谱,朕之前还担心没有出发呢,没想已经在路上了,他忙问道:“秦总兵到了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