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可以君天下(1 / 2)

宋时雪 雪山飞机 0 字 2021-08-21

 “帝已弃天下!”</p>

“诏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章惇,中书舍人、尚书左丞蔡卞,尚书右丞许将,知枢密院事曾布觐见。”</p>

“。。。。。。。。”</p>

皇帝大行,当日或三日内就要大敛成服、小祥、大祥、逢气、朔望、启攒、启奠,就要立即发丧,昭告天下。</p>

可目前最为要紧的事情就是议立,立何人为帝,关系到赵宋的长治久安,关系到许多人的身家性命,关系到许多人的荣华富贵,因此太后向氏下了懿旨,命紧闭宫门,秘不发丧,待商议妥当之后,再行发丧。</p>

话说发丧之类的事情,几乎就是糊弄百官、百姓的,要知道朝廷是靠刑与礼来维持国治的,其中凶礼就是很重要的环节。</p>

向太后此时虽已平息了宫中短暂的骚乱,并宣称赵煦遗命是赵佶继承皇位,但此事若得不到群臣特别是两府大臣的认同,依旧是做不得数的,若两府大臣一致抗辩,并逼太后重新议立,那么向太后也许会被逼着改变主意,也许会重新议定另外的人继承大统。</p>

因此此时最为关键的是,向太后必须得到两府大臣的支持,此刻不容缓。</p>

早已是心急如焚的章惇、曾布等人得了旨意之后,慌忙就进入了福宁殿。</p>

四人进入福宁殿之后,只见殿中早已挂上一副珠帘,用数百颗大小几乎一致的真珠制成的珠帘之后,众臣隐隐约约的看到一名女子的身影,不用多想,此人正是皇太后向氏,正在珠帘之后低声啜泣。</p>

珠帘之侧就是一副御榻,赵煦的遗体躺在了御榻之上,并未大殓,只是小殓,身上的皇帝朝服穿戴得整整齐齐的,脸上盖了一块薄薄的丝帛,久病的身子异常消瘦,躺在御榻之上几乎与床沿平齐。</p>

梁师成见四位两府大臣进殿之后,蹑手蹑脚的走上前去,伸手轻轻的掀开了赵煦脸上的丝帛。</p>

赵煦脸色平静如常,面如傅粉,神情较为安详,就跟睡着了一样。</p>

“陛下啊,老臣等见驾来了,陛下。。。”四人见状顿时悲从中来,争先恐后的跪倒在了御榻之前,脸上是涕泪横流。</p>

</p>

四人不管是真悲还是假悲,不管是兔死狐悲,还是情凄意切,均是露出了悲痛欲绝的神情,不过只敢小声哀哀的哭泣,而不敢大声哭泣,就如四个小媳妇般的。</p>

老泪纵横,洒在了赵煦的御榻之上。</p>

“众卿家节哀,平身。”良久之后,向太后见四人实在哭不出什么花样来了,于是从珠帘之后说道。</p>

“微臣等叩见太后。”章惇、曾布等四人闻言起身,持笏分左右而立,章惇、许将在左,蔡卞、曾布在右,一起躬身施礼道。</p>

“诸位卿家。”向太后随后开门见山的说道:“先帝弃天下而去,哀家此时理应昭告天下,为先帝服丧,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因而此刻召众卿前来议立,众卿家,你们觉得何人可立?”</p>

来了,来了,此时四人均是感到心跳加速,此前早已想好的说辞,此时却如鲠在喉,无法开口。</p>

话说向太后到底想立何人为帝,此时四人均无从知晓,若贸然开口的话,也许就会触怒了太后,那就大事不妙了。</p>

“娘娘,老臣就先说了?”章惇看了其他三人一眼后,首先开口道。</p>

这个世上任何事情必须先取得先机,若取得了先机,必将会是事半功倍。</p>

此时若章惇首先提出立何人为帝,若再有人附和,向太后就算想反对,也是力不从心的。</p>

章惇想到此处关键,于是首先开口道。</p>

“章卿家请讲。”向太后皱了皱眉说道。</p>

“太后,当立十三子简王赵似。”章惇大声说道:“简王赵似乃是先帝亲弟,自幼饱肚经书,且是个至孝之人,先帝无子,依祖制,兄终弟及,因而简王当立。”</p>

章惇此言一出,顿时将众人吓了一跳,章惇不是与申王来往甚密吗?此时为何忽然拥立简王赵似?</p>

福宁殿诸人是面面相觑,疑惑不解。</p>

章惇说完之后,就焦急的看了许将一眼,希望许将出来附和自己,如此就会取得先机。</p>

可许将此时眼观鼻、鼻观心,就如老僧入定,又如睡着了一般,根本就没有半点反应,根本无人知道他在想什么。</p>

章惇无奈又将求助的目光投向蔡卞,希望蔡卞能够摒弃前嫌,出言附和。</p>

两人做了如此之久的同僚了,章惇自问也没有什么对不起蔡卞的地方,除了偶尔骂两句、揍两下子之外。。。两人之间其实并无多大的厉害冲突,除了相位之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