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公孙大医(1 / 2)

宋时雪 雪山飞机 0 字 2021-08-21

 公孙柔娘所办的医馆名为“普济斋”,是普度众生、济世救民之意。</p>

普济斋位于开封府旧城一处偏僻的小巷之中,位置较为偏僻,不过却是属于开封府府衙右厅的辖区,如此李三坚就方便照看公孙柔娘了。</p>

所租的堂屋很小,除了两个药柜及两张病床之外,屋内就是一些木桌及木凳等等。</p>

不过医馆虽小,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医用之物一应俱全。</p>

门楣之上悬挂着一块小小的匾额,匾额之上书写的就是“普济斋”三字。</p>

匾额之下就是一副对联,上联为“何必我千秋不老”,下联为“但求人百病莫生”。</p>

普济斋之内布置得也是极为精致、典雅,一尘不染的,同时进入屋内,还能闻到一股浓烈的药香味。</p>

“干什么?那边拿号候着。”</p>

头戴深蓝色幞头、穿着深蓝色长衫的李三坚与山魁来到普济斋之时,只见病患或其家人已经在门口排成了长长的队伍,李三坚与山魁欲往里去,却被数名病患或者其家人拦在了门口。</p>

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普济斋虽小,可公孙柔娘的普济斋办起来没过多久,就声名远扬了。</p>

公孙柔娘医术精湛,基本上大大小小的疾病是药到病除, 当然公孙柔娘又不是神仙,绝症、重症、顽疾等疑难杂症也是治不好的,但许多病症,经公孙柔娘诊治之后,会得到极大的改观,病症能够减轻不少,因此公孙柔娘很快就获得了“神医”的美名。</p>

前来看病的患者也是络绎不绝的,甚至一些病患不远百里前来求医,几乎将小小的普济斋挤爆,天天是人满为患。</p>

公孙柔娘所收取的医金也是极其微薄,一些贫寒患者甚至是不收医金,免费诊治,此更使得公孙柔娘是声名远扬。</p>

另外就是公孙柔娘是名女子,还是名貌美如花的年轻女子,同时医术精湛,因此柔娘又被人称作观世音菩萨下凡,被誉为“大医”。</p>

山魁见求医之人对主人不敬,于是就瞪起牛眼欲动手将他们推开。</p>

李三坚见状连忙伸手拦开了山魁。</p>

你又没穿官袍,别人为何要敬畏于你?并且穿了一身官袍,而使人敬畏于你,算什么本事?那是以强凌弱,以官欺民。</p>

一身素服而能够得人敬畏,那才叫本事。</p>

一身乞丐装而受人敬畏,那么如此就更叫本事了。。。</p>

于是李三坚拱手笑道:“在下乃是公孙姑娘故人,今日特来登门拜访,非上门求医之人,望诸位行个方便,在下感激不禁。”</p>

故人?非上门求医之人?众人闻言均是半信半疑的看着李三坚、山魁两人。</p>

不过李三坚长得唇红齿白,英俊潇洒,山魁长得是脸黑健壮,两人确实不像是病恹恹的上门求医之人,因而许多人还是是信了七八分。</p>

故人?长得唇红齿白的此人会不会是公孙大医的老相好?甚至有人想到。</p>

于是相信李三坚所言之人就让开了进屋之路,</p>

不过想到李三坚可能是公孙柔娘的老相好之人却仍是死死的拦在门口死活不让进去。</p>

万一公孙大医的老相好将她勾走相好去了,那么何人给他们诊治?或者说心存侥幸盼得到美人青睐之人,岂不是没戏了?</p>

因此宁可信其有,宁可今日不看病了,也要将这只小白脸拦在门外。</p>

不过也有一些明眼之人看出了李三坚确实是公孙柔娘相识之人,并且还是普济斋幕后“大老板”,如正在门口誊录病患的公孙柔娘的使女小青。</p>

“大官人,你怎么来了?”小青见门口出了状况,于是就抬起头来,看见了李三坚,惊喜的问道。</p>

李三坚手放在嘴唇上,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后笑问道:“柔娘在里面吗?在下有事求见。”</p>

“娘子在的,大。。。公子请进。”小青欢喜的说道。</p>

“你们这是干什么?他是我家娘子的故人,快让开条路。”小青见一些人兀自不肯让开路,于是叉腰说道。</p>

众人于是只好闪开了条路。</p>

李三坚笑着摇了摇头,就跨入了屋内。</p>

“畏寒、寒战、夹湿、夹痰、夹食,此为风邪入体,当以知母、石膏、干草、粳米、桂枝制成的白虎桂枝汤治之。。。”李三坚走进屋中之时,只见公孙柔娘隔着一副竹帘正在给病患看病。</p>

柔娘虽隔着竹帘,但切脉之时,仍是自竹帘之后伸出玉手,搭在了病人的脉搏之上,并未悬丝切脉,所谓悬丝切脉,那是糊弄人的,根本无法正确诊脉。</p>

在这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这样做也真是难为她了,李三坚见之心中暗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