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 泼水难收(1 / 2)

宋时雪 雪山飞机 0 字 2021-12-13

 “替我更衣!”马车之中的李三坚吩咐种佩竹道。</p>

“官人,你病体未愈...”种佩竹闻言劝道。</p>

“御驾之前,不可废礼,快更衣吧。”李三坚摇头道。</p>

其他文武百官也还罢了,可太后孟氏、陛下赵谌亲迎,李三坚可不敢托大,就算是浑身酸软无力,也必须执礼拜见。</p>

当年琼台儋州之时,李三坚的恩师苏轼,给他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礼、仪。</p>

种佩竹无奈,只好取出宰相服饰,在车中服侍李三坚细细穿戴。</p>

车至十里长亭,李三坚便在种佩竹的搀扶之下走出了马车,山魁见状连忙替种佩竹单手扶住了李三坚。</p>

山魁力大,支撑住了李三坚大半个身子。</p>

李三坚已几乎将全身的重量倚在了山魁的身上,缓缓的向着人群走去。</p>

...........................</p>

“臣请太后、陛下圣躬万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宋吴国公、殿学士、开封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枢密使李三坚拜见太后孟氏、皇帝赵谌道。</p>

“圣躬安...”孟氏见满脸病容的李三坚仍然坚持执礼拜见,并无任何骄横、得意之色,心中不禁大为感动,且大为怜惜,于是含着眼泪答礼道:“卿为国如此操劳,哀家都不知该如何酬谢李卿家了。”</p>

李三坚挟天子而令诸侯,权势是一日强过一日,此刻李三坚又领军大破金军,一战功成,一战扭转了大宋颓势,可谓是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救生灵于涂炭,如此一来,在整个天下,就无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了,太后孟氏、皇帝赵谌也不行。</p>

可李三坚却无半分骄横之意,无礼之举,如此不禁令孟氏心中颇为感动。</p>

“此乃臣坚之本分,何谈酬谢二字?”李三坚谦恭对曰。</p>

“李卿家,你可是真的在朕面前保证过,不许虏贼一兵一卒过江,真的赶走了虏贼吗?”站在孟氏一侧的赵谌稚声稚气的开口问道。</p>

金人的暴行,赵谌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因此赵谌最恐惧的就是,再次落入金人手中。</p>

“赶走了...”李三坚点头道。</p>

李三坚随后转身,看着众朝廷文武百官,缓缓而又坚定的说道:“胡虏已走,不会回来了,永远不会回来了,太后、陛下还驾京师的日子也不远了。”</p>

“万岁!万岁!万岁!”前来十里长亭迎接李三坚的大宋臣民闻言不禁大喜,一起山呼万岁。</p>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臣民山呼万岁之时,李三坚却躬身退至太后孟氏、皇帝赵谌的身后。</p>

李三坚行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之举,却不欲行曹操骄横之言行。</p>

...........................</p>

“李卿家,你一战功成,哀家都不知该如何酬谢你了?加九锡、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p>

</p>

太后孟氏命人退下,就连皇帝赵谌也退得远远的,</p>

朝中文武百官、众班直、护卫等人于远处等候着二人,同时均是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均是好奇的想知道二人谈些什么,可除了见到一人坐着,一人站于亭子当中之外,哪里能够听到半点谈话内容?</p>

坐在椅中的李三坚闻言心中不禁暗叹了口气。</p>

孟氏这是又在试探自己了,李三坚又岂能不知?</p>

无论宋先帝赵煦,宋太上皇赵佶等人如何对待孟氏,可她仍是对宋仍是忠心耿耿的,生怕改了朝换了代,生怕老赵家的江山社稷改了姓。</p>

金军大兵压境,大宋江山社稷危在旦夕之时,他们当时只求不落入金人之手,而此时金人被击退,他们又担心李三坚行篡位之举?</p>

此刻的李三坚心中也是有些暗暗恼怒。</p>

加九锡、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是什么?加九锡、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之后就是赏无可赏,剩下的几乎就是篡位称帝了。</p>

而被宫中猜忌的后果是很严重的,稍有不慎,李三坚就会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p>

虽然目前李三坚已完全把持了朝政,掌握了军权,但也是稍有不慎,眼前的一切便会鸡飞蛋打。</p>

挟天子而令诸侯,不是那么好做的,目前的李三坚也算是熟知历史了,因而忽然体会到了三国曹孟德的艰难,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危机重重。</p>

“太后对微臣厚恩,臣心甚慰。”李三坚随后淡淡的说道:“不过微臣还是那句话,臣始于微贱,没有太上官家的知遇之恩,何来臣之今天?加九锡、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臣断不敢受。太后如此对待微臣,臣惟归乡则也。”</p>

“啊?你...?”孟氏闻言顿时被吓了一跳,慌忙面带歉意的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错解我了,我与陛下真的不知该如何敕封与你了。”</p>

此时李三坚若是归隐的话,孟氏真的不知大宋将会发生什么,金军也许会再次南下饮马,甚至宋军内部都会发生变故,这是件细思极恐之事,孟氏想想都感到害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