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登基(2 / 2)

血荐中华 西方蜘蛛 3531 字 2019-09-28

魏元征一怔,很快也发现了自己不妥的地方眼看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再也无法阻拦面前即将发生的事情,他悲呼了一声:“先皇,臣魏元征无能,这就去了!”

他说着横手一剑,就往自己脖子上抹去顾斌眼疾手快,将他手中宝剑打落,又将他拎了起来,向后一扔,说道:“这人汉王还留着有用,看管起来!”

典霸天已经失去了耐心,跨上一步,对赵昺厉声说道:“退与不退,只在一言之间!”

杨太后牵着赵昺的手慢慢站了起来,凄然一笑说道:“日月交替,朝代更迭,既然汉王愿意来坐这个位置,那这江山就交给汉王吧,我与皇上去了!”

一场朝代交替地兵变,就这样划上了句号。

大宋由赵匡胤建国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亡于祥兴四年,公元1279年,前后经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代,历经三百余年,在这一天终于结束了自己地历史使命.这次兵变各地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波动,除了一些腐儒寻死觅活破口大骂王竞尧以外,各地都是静悄悄的,似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天早晚都会到来。

关于新朝国号的问题,在文武官员中引起了一场争论,有人认为应该以王竞尧起兵之地常州,取国号为“常”;又有人认为应该以王竞尧发家之地泉州,取国号为“泉”两派都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争执不下。

当两套方案报到王竞尧那里的时候,王竞尧想了下,说道:“我看既不用叫常,也不用叫泉,就叫‘汉’,大汉帝国!”

李天正摇头说道:“这有些不太妥当吧,前已有东汉、西汉本朝新朝,臣以为当另取国号以区分之!”

王竞尧不以为然地说道:“这没有什么关系,咱们这个民族之所以叫‘汉族’,即从汉朝而来况且叫什么并没有关系,这只是一个朝代的代号而已,我看就叫大汉帝国吧!”

皇上一言既出下面群臣再无反对意见当下定国名为“大汉帝国”改元“兴汉”今年即兴汉元年,暂时定都于泉州,兴汉元年七月初一,王竞尧登基称帝立姚楚菲为皇后.参与这次兵变的各级官员都受到了封赏,司徒平一、铁残阳、陶亮、顾斌、符海波、黎师被封为“帝国六英”晋子爵;其余各部将官具升一级,士兵饷银翻倍。

赵昺被封为宋侯,与杨太后一起被送到兴化;赵昰贬为平民,终身看押,不经允许,不得踏出宅门半步。

大汉帝国设左右丞相,左丞相李天正主管政事,右丞相李襄阳管经济;设六部一寺部下设司合称三十六司,各有各的明确分工撤三省,各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增设监察部,主要监督各官员有无舞弊徇私情况;从原刑部的职责中将量罪定刑地权利划给同级机构大理寺,刑部管抓不管判。

皇帝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一切兵权统归皇上,包括军队系统高级官员的任免,另增设参谋、后勤、军情等各级机构.大汉帝队陆军分为七个军团,水军两个舰队,分别由符海波和何翰掌管:设两个特种大队,独立于各军团之外……

另外,王竞尧特别封文天祥为侯爵,云贵总督,原以为文天祥不会接受但没有想到当圣旨到达文天祥手里后,他一声不响地谢了恩接过了圣旨,这也让王竞尧大是放心,而被册封为子爵地陆秀夫,表现则要激烈的多他拒绝接受新朝的一切封号和官职,搬到了兴化侍奉那位宋侯赵昺,并且居然还在自己的门口立了一块牌子:“大汉帝国官员勿入内!”当有人把这事报告给王竞尧,请求对陆秀夫进行惩罚的时候,王竞尧却淡淡笑了下,说道:“人各有志随他去吧!”

当有人提出新皇登基,应该大赦天下的时候,王竞尧很不耐烦地说道:“为什么皇家一有什么好事就得释放犯人?那些人犯了罪,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倔强地魏元征,几乎是被用刀架着送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上,王竞尧又哪管他答应不答应!

此时六部尚书为:兵部尚书黎师,刑部尚书杜狱,户部尚书魏元征,工部尚书丁铭,吏部尚书赖德敏,礼部尚书许桐。

王竞尧正式登基后的意义件事情,即命令大汉帝国上下动员起来,随时准备北伐新朝新气象,这时帝国上下已经拧成了一股绳,剑指北方!

大汉帝国就在这突然之间成立了当上了皇帝的王竞尧却并没有多少高兴的样子,这是一个责任,也是一个使命,北伐是必须要进行的,自己又能够带领帝国臣民走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