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揭秘(2 / 2)

全球三国 比萨饼 7155 字 2019-09-28

话入正题,马良冷哼道:“贾文和谋略深远,功在国家,岂是他人想参就倒的。”

庞统难得肃容道:“众官来势汹汹。多位尚书联名上书,同参贾文和。贾文和苦不堪言!我等也须给他们一个交代。”

皇帝很没良心地道:“看到朕的手下这么有生气,朕心甚慰也!”

庞统冷笑道:“大佬!火一烧起来。可就是莫测了,那帮人不仅参贾文和,连鲁子敬也糟了秧,他们连他一起参!”

皇帝嘴里咕噜一声道:“那是那是,他们是一条线上绑着的蚂蚱,谁也跑不掉。”

看到皇帝仿似事不关己地样子,庞统翻白眼道:“陛下,您教导我们说‘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现在倒好。本朝的文官不怕死的程度比起武官来厉害多了,他们好战的程度,远远强于武官!”

马良一语中的:“兵危战险,文官之所以好战,全因情报不足使然!”

完全说对,一直以来,帝国喉舌的宣传机器都是大力宣传帝队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帝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光荣事迹,对于帝队进军时遇到的困难、遭遇和麻烦则少说免提,也就是典型的“报喜不报忧”,“形势一片大好”,古往今来的政权莫不如是,当权者都善于把自己最好地一面展示给他人看,把差的一面深深地收藏起来,同时在宣传时无限放大敌人地缺点,无限缩小敌人的优点,说政治是朊脏地,绝不为错。

严加保密,大力洗脑的结果不仅是普通子民们信以为真,搞到最后,就连官僚们也是中毒非浅,对于贾诩敢于单方面与敌人媾和而火冒三丈,人人叫嚣着要给点苦头给贾诩尝尝。

文官们可以容许武官在为帝国的征战中得到超过他们的待遇,但绝不允许武官拿着高工资却做出有辱国体的事,所以他们对于贾诩的弹劾理所当然。

庞统看着皇帝道:“陛下,我们是否应该解密了……”

谁都没有说话,大家都在发呆,风呼呼地吹过,越吹越大,天地变色,下雪了……

……

一周工作日之星期三下午,京师的各大衙门的堂官,主要是尚书,还有一部分待朗,在上班时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大家一齐去中央档案局参观,马车已经在外面侯着了。

抬抬脚上了马车,很快到到达了目地地,

中央档案局位于建业的高处,是一座足足有九层楼地大厦,露出地面七层,在地下有二层,两边还有子楼,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窗子尽是玻璃窗,这样的建筑在高楼林立的建业也属罕见,它骄傲地俯视着山下的矮小房屋,帝国为了建好它付出了很大一笔的预算。

由于文化的发达,中国人向来都是炽热的历史记录者,今天的青龙帝国的龙首,更是一个超级自大、自恋狂,为了记下他的伟大光辉历程,他直接参加的历史要记下来,子民们跟随他的历史也要记下来(无意中激发了大家青史留名的兴趣),为此,他批准建造一个大到离谱的中央档案局。

负责人已经在等着他们,那是一个年过三旬穿着旧军装的男人,脚有点,从他身佩的勋章标志表明他是一位荣誉伤残军人,得过帝国黄金青龙勋章。从他的个人履历来看,他在退役前是个出色的后勤军官,从马上掉下来摔折了腿,转业就到中央档案局做工。

帝国对于自己的军人照顾得非常好,一些伶俐的聪明的伤

,照样有机会加入官府,干上体面的工作,官府人员百分比要接收伤残军人,不得歧视。

于是官府中的官儿,足的、断臂的、少腿的,独眼的、破相的……不能说一捉一大箩,但不时见到是不争的事实,曾经有些人在私底下发牢骚,认为有辱官方体面,然而谁都不敢公开反对皇帝这项政策,反对者会被征入伍,派去最危险的地方……

不过官府向来是个神奇之地,不好看的伤残军人有之,更多的是那些漂亮女职员,她们养尊处优,穿戴整洁。按皇帝的设想,坐办公室搞内务的以女人为主,男人则跑外务、种地做买卖,做军人帮他杀人。

中央档案局事务繁多,需要大量的人手来从事文件收发工作,包括分类、核对和归档等,让男人是做不来的,也有违用人的价值观,所以在局里雇来了相当多的年轻姑娘做临时工。

由于涉及到机密,中央档案局向来不搞公开招聘,所需的女职员都是从贵族家庭或者官员、军人的家庭里直接招聘,这么做很有道理,这些人的家庭背景就是对她们最可靠的审查。这些涉世不深的少女们,既漂亮又富有,显得容光焕发,极为养眼。

负责人宣布了纪律,当天看到的东西,一律不准记录,一律不得见报,然后他吩咐女职员送上档案。

做得尚书、待朗地咸湿大叔们。他们充满渴望的色眼几乎把用小推车运送档案的姑娘们给吓坏了。

在宽大的阅览室,一个个绿色的带着字码锁的档案被打开来。

官员们翻开送来的档案时,他们的眼睛就离不开眼前地文字了。

血淋淋的战争场面完整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帝遇到的敌人凶狠的抵挡、在贵霜中流堡的攻城战中血流成河、人尸可填沟、贾诩强迫当地土著攻城;激烈的游击战不时爆发;往贵霜征伐部族时曾经遭遇地大规模雪崩,导致1k人被埋于雪下,尸体至今还收不::烦的后勤线,上军工的艰辛,时刻不保的道路……

一份份翔实的报告,让官员们清楚了贵霜战争时帝的窘境。在第二次贵霜战争进程中由于兵力不足,以点防面,防不胜防,敌人一旦出击,帝往往就顾头不顾尾,战略上的劣势完全显露无遗。

还有帝的真实伤亡报告。帝先后进入贵霜三次,第一次轻胜贵霜人,伤亡不大,旋即撤军;第二次是大规模入侵贵霜,结果大规模的会战中成绩显著,杀得敌人多死自己人少,但随即而来的游击战中就陷入了天天死人,最后积累起来地数字达到一个惊人的数目,直到第三次进入贵霜时这个数字才下降,那是因为联合了贵霜人打贵霜人。

除了贵霜战争。还有就是南洋之战地报告,总的来说。帝并没有遇到大规模地攻击,麻烦的是环境!

一场飓风。倾刻间伤亡近万人;南洋恶劣的从林环境,导致帝非战斗减员严重,在一份陆战2的医官报告上指出:

陆战2师.梦中被人杀个精光、落入陷阱里,毒蛇、蚊子猖獗无比,由于缺少物资,士兵们甚至学起动物用烂泥涂在身上以防蚊子,随即带来皮肤病。精神高度紧张。只带了一星期的口粮却活了六个星期,水是喝用布过滤后的塘水、河水、露水或者干脆喝雨水。大部分的人都有疾(拉肚子)、黄疸病(食污水引发)和各种天知道的丛林消耗性疾病。

打过仗撤出从林地部队大量减员,衣衫褴褛,体重严重下降,仿似会走路的骷髅,由于患病和营养跟不上,当送到军级综合医院时,军医们发现许多人烂裆,有人一抓就能抓掉一把头发,有地人的眉毛和睫毛正在脱落,有个士兵咬了一口食物就吐出好几颗牙齿……

战争是何等的狰狞!在前线的士兵虽然有种种保障,但谁都不能说自己的明天会在哪里。

“真没想到!”官员们一边翻看这些档案一边说。

又一批档案送上来,那是关于波斯、罗马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报告,从经济、军事、政治、人口无所不包,作了详细的描述,这里面没有任何帝国针对他们的作战计划,不过老谋深算的官员们是弦歌知雅意,完全清楚皇帝的意思!

回去后的第二天,在庙堂上攻击贾诩的行为基本平息,很快彻底地消声匿迹了,而报纸上指责贾诩的行为也全面停止。

然后就是一系列的、眼花缭乱的奖励和人事变动:

贾诩攻占贵霜,于国有大功,特加封为一等公,太尉,荣耀归国;(其中太尉是荣誉衔,帝国实际掌权的是内阁和十二部尚书,但存在太师、太尉、太傅、司空、司徒和大学士等衔头,地位差不多可比拟内阁首辅,地位特高,往往作为权臣之加官。)

陆逊协助贾诩有功,接替贾诩的贵霜总督职务,假节,赏尚方宝剑,节制诸军;

其余军官各有加恩厚赏,当中两个军官,一南一北,为赵云和华雄,一个在贵霜,一个于北方草原,杀人有功,拓地千里,同时晋升为帝国元帅,而到贵霜和草原打仗者如张辽、夏侯渊、马超等,多升职为上将军衔,反正皆大欢喜,能升职的就升职,不能升职的就封爵,大家排排坐,吃果果,人人有一个;

地方官员也有变动,以凉州刺史程经营地方有功,宣召进京,为内阁上行走,内阁事务,悉得知晓管辖,同时成为内阁上行走的还有辽州刺史司马懿,兵部尚书鲁肃。

帝国,已经开始为下一场战争作准备,无论是个人的思想还是人事的变化,无不紧扣着这个中心而行。蝴蝶轻轻地拍动着翅膀,未来的风暴在酝酿中,假以时日,一场猛烈的风暴将吹遍整个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