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天炉(2 / 2)

江东突击营 齐橙 0 字 2021-10-10

薛长官点点头:“知我者,荣基也。”</p>

郭治慎问道:“薛长官,你的意思是说,这一仗不能就这样结束了?”</p>

薛长官说:“最开始,我们得到情报有些迟了,所以战略构想主要是利用几条河流进行节节抵抗,等到日军消耗过大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撤走。现在日军在新墙河一线就耽搁了十几天,而且弹药接近告磬,我们的几个军也已经集结过来了,何不顺手牵羊,狠狠地教训他们一下?”</p>

“你是说,诱敌深入,再关门打狗?”郭治慎恍然道,他毕竟也是跟随薛长官多年的,能够揣摸出薛长官的想法。此前只是因为中日之间实力不对称,他不敢作出这样大胆的设想而已。</p>

薛长官指着地图说:“你们来看,现在日军的锐气尚未耗尽,如果我们稍加示弱,让开新墙河防线,给日军造成一种错觉,他们自然会不顾后勤保障不利的情况而长驱直入。我们把一部分部队收缩到长沙以北的捞刀河一带,建立起坚固的防线。其余部队布于日军两侧,设置纵深伏击阵地。等日军攻过汩罗江之后,必定已经人困马乏。这个时候,我们再集中所有的力量向日军的疲惫之师一齐开火,把整个战场变成一个天然的熔炉。日军就算是一块铁,我也要让它化成水。”</p>

“太好了!”郭治慎击掌叫绝,“目前日军弹药匮乏,我们诱敌深入,让它的补给线进一步拉长,等它们打到捞刀河北岸的时候,估计连步枪里的子弹都没有了,看他们还怎么蹦。”</p>

蔡荣基道:“日军作战一向以火力凶猛著称,如果能够让他们这个优势消失掉,一对一的拼杀,我的士兵绝不会输于他们。我看这个构思完全可行。”</p>

“要不,这个战术就叫作天炉战术吧。”郭治慎道。</p>

应当说,郭治慎这个马屁拍得实在是高明,薛长官大喜道:“好!这次的作战,就叫天炉行动。治慎,你马上起草一个作战计划,并且通知战区的高级将领火速到长沙开会讨论。”</p>

“是!”郭治慎答道。</p>

“荣基,作战会议你就不用参加了。你马上返回新墙河前线,指挥部队逐次抵抗,让出新墙河防线。为了把戏演得像,你们必须作出力不能及的样子,不要让日军察觉到我们的意图。”</p>

“是!”</p>

“还有……”薛长官才思泉涌,“还要给小罗毅下一道命令,让他们把手松一松,别把小鬼子的血管捏得太紧了,让他们适当地运点物资上来。如果捏得太紧,鬼子看不到一点希望,也不敢继续往前攻了。”</p>

“长官高明!”郭治慎和蔡荣基都由衷地赞道。</p>

“天炉……这个炉底可得做结实一点,别让鬼子把炉底凿穿了,回头弄巧成拙,真把长沙丢了,我们就亏了。”薛长官道。</p>

“卑职愿意当这个炉底,保证守住捞刀河阵地,决不会放一个鬼子过河!”蔡荣基斩钉截铁地说。</p>

“很好,你们是委员长亲自命名的虎贲师,守捞刀河正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你放心,等你们撤到捞刀河的时候,我一定把你们在新墙河一战中的损失补上,保证你们齐装满员。”薛长官道,说完,他看着地图,又陷入了沉思。</p>

“薛长官,还有什么问题吗?”郭治慎问。</p>

“我在想,这个炉盖由谁来负责呢?”薛长官道,“一旦战斗打响,包围圈里的日军发现中计,必然要全力突围,而武汉的日军也会全力南下接应,在新墙河至汩罗江一线,我们必须布下一条防线,挡住日军的退路,这就是我们的炉盖了。”</p>

“王中将指挥的部队驻扎在幕阜山一带,这炉盖当然是由他负责。等日军通过之后,命王将军率领他的部队从幕阜山西进,切断日军的退路即可。他手下有两个军的正规军,还有挺进军和几个暂编师,兵力应当是足够的。”郭治慎提醒道。</p>

薛长官点头道:“你说的,我也已经想到了,让王中将负责这一线的阻击是肯定的,只是我担心他的部队的战斗力。万一这道防线失守,武汉的日军援军冲过来,咱们就被动了。”</p>

蔡荣基迟疑了一下,欲言又止。薛长官注意到了蔡荣基的表情,用手指指他说:“荣基,有什么话就直说无妨,这里也没有外人。”</p>

蔡荣基道:“薛长官,我刚才想,能不能让罗毅带他的突击营负责阻击?突击营的战斗力,是完全可以信任的。”</p>

薛长官道:“荣基,你这话就有些儿戏了。罗毅毕竟只是一个营,怎么可能阻挡住日军个师团的退路,北线还有起码1个师团的增援呢。”</p>

蔡荣基道:“薛长官,我倒并不是说完全让罗毅负责阻击,只是建议让他配合王中将。据我所知,突击营这一年多兵力扩充很快,估计有4000人左右了,鄂南一带受他们指挥的民兵也有000人以上,战斗力不亚于一个师。如果能够让他们参战,哪怕是作为战略预备队,我们的胜算也会多出几分。”</p>

“好,这件事我来跟王中将谈。”薛长官拍板道。</p>

-------</p>

说明一下:天炉战是薛岳将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提出的。本书为了使故事节奏更紧密一些,将第二、第三次的长沙会战连接起来写了,并非史实。(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