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吕布发现这件事时,便升起了反叛之心,同样也让他有了自立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兄弟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
吕布时常挂着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活着,才是最好的。
在吴笛的设定中,吕布自幼是孤儿,与其他孤儿互相扶持着长大,因此感情非常深厚,他也非常注重亲情、友情(就是因为这样,吕布注定不能成为枭雄),同样在从小长大的过程中,他尝尽了人世间的艰辛,求生的本能已经融入了他的骨子里。
《三国演义》中,吕布是“三姓家奴”,先后认丁原、董卓为义父,在吴笛的小说里,自然就将什么认义父的桥段砍掉了,算是美化吕布,毕竟读者都爱代入一个重情重义的真汉子。
吴笛写这部小说的根本目的,便是吸引更多的人去看《三国正史》,因此她尽可能地将这部三国系列的小说写得大众化一些。
吕布在丁原帐下,算是“抑”的部分,而随着丁原接到何进的徵召,率领军队到洛阳,密谋诛杀宦官,被任命为执金吾。适逢何进为宦官所杀,董卓入京,“扬”的部分便要到来了。
在这其中,吴笛穿插了背景描述,自然是让那些没看过《三国正史》的人大概了解一些当时的背景,彼时灵帝驾崩,幼主继位,外戚与宦官专权,互相也是死对头,谁都想弄死谁,最终何进犯二棋差一招,被宦官杀死,此过程中,曹操、袁绍这两位日后的雄主出来露了个脸。
“扬”的部分,便在于一开始吕布与董卓之间的对抗,以及他的反叛。
为了再次烘托吕布的勇猛,在这之前自然也要铺垫董卓有多厉害,否则吕布就算赢了董卓,也不会让读者感到爽感。
董卓其人,可谓西凉一霸,手下的西凉铁骑很猛,他本人也在羌人中有很高的威望,他一出场便要行废立之事,可谓霸气侧漏。
在这段铺垫过程中,董卓的首席谋士李儒被吴笛刻画得非常出彩,便是他劝动董卓抓紧时机进京勤王,而后又以废立之事立威,挟天子以令天下,那种谋士们特有的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样子,让读者们读起来有种莫名的爽感,虽然他其实算是个反面配角。
以吕布为视角的小说开篇的**部分终于来临,当然是牛逼哄哄的董卓,因为想要行废立之事,与丁原发生了矛盾,其实这一切也在李儒的意料之中,要让董卓更有威望,丁原便是一个很好的立威对象。
然后两军交战,丁原派吕布与并州狼骑出战,董卓则派华雄与西凉铁骑出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