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要带着皇太子祭拜皇陵,这可不是小事情,这是必须要重视的大事。</p>
对于太上皇的‘孝顺’,很多人早就有所了解。比如说明皇陵,那就是太上皇为其父母、兄嫂修建的,这也是明朝最早的皇陵,比老朱的孝陵还要早十多年。皇陵碑文为太上皇亲撰,甚至在凤阳营建明中都工程停工以后,用修建明中都城的材料被拿去修建明皇陵。</p>
治乱世用重典,治盛世重孝行。</p>
这也是老朱的观念,在乾清宫左边建奉先殿,供奉四代神位衣冠。面对祖先,老朱一直自称‘孝子皇帝臣元璋’。</p>
以孝治天下,这就是老朱的一些朴素的观念。当然很多人也都觉得朱皇帝如此孝顺,除了他本人确实孝顺之外,也是因为如今的普世价值确实是‘孝’,这是华夏民族的融入基因的优秀传统。</p>
太上皇需要去祭拜皇陵,礼部、太常寺、太仆寺等部门自然也需要派出人手。很明显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小事情,不要说天家的一举一动关乎着国家大事。</p>
太上皇祭拜父母,这是大礼,这是孝道!</p>
只是在此之前,现在需要准备的是朝堂论礼,这也是大事。</p>
朱允煐选择的是在谨身殿举办大宴,这也是前朝三大殿之一,是皇帝上朝更换朝服以及册立皇后、皇太子之处,皇帝亦在此殿受贺。</p>
谨身之名意为帝王提醒加强自身修养,在这里举办大宴,看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p>
老朱还是懂朱允煐的,看着这些安排,估计就是让当代衍圣公难堪。他觉得自己的那个宝贝孙儿不是多么讨厌孔子,单纯的就是看孔子的那些子孙后代不顺眼而已。</p>
孔讷确实是这样,作为‘文官之首’,他看起来也是跟名士一般。只是对于四书五经、科举等等事情,孔讷并不是很感兴趣。和很多的衍圣公一样,孔讷能够‘陶冶情操’就足够了。</p>
对于孔氏家族的人来说,他们也不在乎坐在龙椅上的是谁。只要能够给孔家地位,只要给孔圣人很多的土地,这也就足够了。当得了大明的衍圣公,也做得了辽人、金人或者蒙古人的衍圣公。</p>
不管是谁坐在龙椅上都没什么关系,也不需要在意那些,只要确保了孔家的利益就好。</p>
这些也确实就是曲阜孔家很多人的想法,他们也根本不在乎老祖先的一些至理名言。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说出自己是孔圣人的后裔就好,这样他们就可以有着很多的土地,可以在佃户那里收粮,而且根本不需要交税等等。</p>
这就是衍圣公的特权,这就是有着一个好祖宗的重要性。</p>
文官们是激动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不折不扣的大事。而皇家也是比较重视的,还在应天府的亲王们全都要参加,武勋当中也让几个比较特殊的过来了。</p>
小小朱换上了庄重的朝服,被他的母后牵着小手,他们也是要去参加的。这是代表着大明对此事的重视,这也是正名份的一场‘战役’,让大家看看朱家人的强势。</p>
此刻的谨身殿不说人满为患吧,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级别有着自己的位置。很多人其实是看不到孔讷的,很多人也是根本没办法看到龙椅上的太上皇。</p>
徐妙清牵着小小朱的手,这个时候鸣鞭响起,代王朱桂立刻领着文武百官大礼参拜。他虽然是朱允煐、徐妙清的叔父,但是他只是亲王,而徐妙清是皇后。不要说徐妙清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就算是看似有些懵懂的小小朱,那也是朱桂等人的半个君主。</p>
君臣的名份早就定下了。</p>
“臣等拜见皇后殿下,殿下千秋。”</p>
“臣等拜见皇太子殿下,殿下千秋。”</p>
徐妙清没有说话,只是鼓励的看着小小朱。她知道她的儿子被皇爷爷惯成了无法无天的小霸王,胆子大的厉害。而这一次,徐妙清也是希望她的儿子‘正式’出现在朝堂上。</p>
小小朱看了看他的母后,随即想起来了什么,“爱卿,平身。”</p>
奶声奶气,声音有点小,但是小小朱没有怯场,这就足够了。而在大殿侧旁的老朱和小朱就差击掌相庆了,他们没有立刻出现,没有一起走上御阶,就是想要看看小小朱的表现,就是想要看看文武百官的表现。</p>
王承恩这个时候很有派头,满脸严肃的向前一步,拖长声音,“皇太子教谕,众爱卿平身!”</p>
朱桂等人带头谢恩,“臣等谢恩。”</p>
就在文武百官起身后,徐妙清提醒小小朱,“太子,该你训诫了。”</p>
小小朱一下子迷茫了,他记得应该有什么事情。只是现在好像一下子想不起来了,所以他立刻歪着身子看着御阶的左侧,他的父皇、他的高祖父都在那边站着呢。</p>
老朱乐了,推了一下朱允煐,“垠儿到底还小,你先过去吧。”</p>
朱允煐立刻向前,龙行虎步的同时,鸣鞭再次响起。朱允煐径直走向龙椅,而在朱允煐刚刚落座的时候,文武百官自然是三呼万岁。包括小小朱,他才刚刚坐在自己的小案桌前,立刻就趴在那里了,真的就是趴在那里,小青蛙示的很有意思。</p>
朱允煐同样表情严肃,微微抬手,随即说道,“众爱卿平身。”</p>
看着满朝文武、宗室,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煐朗声开口,“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p>
不少文人立刻来了精神,这是《礼记-文王世子》,讲述太子的教育问题及有关教育制度、人才选拔的办法等。</p>
再联想到皇太子此刻也坐在御阶右侧,这就说明很多的问题了。大明的皇位传承很明确,好像大家也习惯了一般,就是储君会早早的出现在朝堂,皇帝会毫无芥蒂的放权。</p>
虽然大明才开国三十年,只是大家好像已经潜移默化的认识到一些现实了,一点都不觉得意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