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必须要付出的代价?(2 / 2)

“哦!”吴铭带着疑问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遍,陷入了沉思。

马来亚的华人抗日军经过三年半的战斗己经发展成一支拥有一万五千余人的强大武装队伍,但肖明华等人能直接控制的只有七千余人,日军败局已定,华人抗日军也因为意见不统一,陷入了争吵之中。

华人抗日军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刘尧等认为,英军是盟军,况且在他们败退之时,是华人抗日军在浴血奋战,英国人是不会忘记华人抗日军贡献,二战后,马来亚已进入了民主建设时代,华人抗日军主要是协助英政府建立民主自由的新马来亚,因此华人抗日军不要采取激进的行动,最起码也应该看看英国人的作为再说。而且很多义勇军战士们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认为英国人是不会亏待他们这些抗日有功的人士的,因而战后可解甲归田,安心去过平民生活。

“华人抗日军要分裂吗?”吴铭喃喃地自语道:“为什么总是要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为什么要用感恩图报这种幼稚的想法来揣度政治,揣度殖民者的心理,难道以前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还指望着殖民者突然会发善心不成?”

陈嘉庚苦笑了一下,说实话,他也是处于矛盾之中,既希望借此机会能让南洋华人从此翻身,可又希望能用一种比较平和的方式。

“陈先生,您先住下来。”吴铭缓缓站起,“让我考虑考虑,时间不会太长。”

“好吧!”陈嘉庚点了点头,“还要谢谢你那个美国朋友,广播器材已经从美国运过来了,她还亲自跟着,说办点事儿就来昆明找你。”

吴铭咧了咧嘴,心里很后悔,为什么要联系回国的多萝西,托她给采购物资呢?这下子,见了面岂不是很尴尬,头痛啊!

“你们怎么看?”吴铭回头马上召集了就要返回南洋的最后一批队员中的骨干,将电报传阅了一遍,开口问道。

“分裂便分裂,用血肉和牺牲来争取民主、自由的权利。”肖辉愤愤地说道:“英国人贪婪、狡猾、狠毒成性,吸着南洋华人的血,还不时要捅上两刀。想当年英国人为在马来亚进行殖民扩张,他们以“到南洋淘黑金”为诱饵将华人劳工骗到大马,剥削其劳动力,华人劳工为了100的价格就要付出为期三年的债奴劳动。我的祖父就是死在了锡矿上,他们还要逼着我父亲偿还债务。”

“血泪斑斑的猪仔钱,辛酸苦难的历程,他们都忘了。”马志超阴沉着脸,说出的话冷森森的,“英国佬会感恩,太阳就会从西边出来。”

“关键不是这些。”陈全桦摇了摇头,“说句难听的话,这是多数华人的一个痼疾,不看到流血,不看到屠刀,就不会认清英国人的嘴脸。”

“是啊!”吴铭点了点头,赞同道:“如果肖明华所部坚持己见,与英国人兵戎相见,我担心不会得到其他华人的认同和支持,反倒会埋怨因为这样而使华人丧失了取得应得权利的机会。”

“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大的。”马志超无声地叹了口气,“毕竟英国佬是玩政治的老手,分化瓦解的手段还是很厉害的,如果南洋华人不能团结一致,仅凭咱们自己的力量,恐怕会很难。”

“难道,难道非要血流成河才能醒悟,难道南洋华人非要再付出代价才会团结一致吗?”肖辉拳头握得紧紧的,悲愤地说道。

“或许真的要如此才行。”吴铭无奈地说道:“这可能就是为了自由、民主所要付出的代价,虽然这代价有些无奈,有些惨痛,但却能使南洋华人团结成铁板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