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满载而归(1 / 2)

血沙 闪烁 5739 字 2019-08-13

 第一百四十章满载而归

菅野直人有选择的余地吗?可以非常肯定的说,没有

国内生的事情,已经将菅野直人推到悬崖边上。川崎家族还好说,连岩崎家族也涉嫌叛国,三井、住友、富士、三和与第一劝业五大财团联手逼宫,要是失去美国支持,回到东京的时候,也就是菅野直人下台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军火订单正是五大财团梦寐以求的大蛋糕。

虽然在三菱财团之后,有能力接下军火订单的只有三井、住友与三和财团,富士与第一劝业在制造业领域没有多少言权,但是一千多亿美元的巨额军火订单,必然需要使用多种金融手段,也能给这两个财团带来丰厚收益。

关键是,日本必须在这个时候迈出一步,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

不前进,美国手里的大锤就将落到日本身上

在与诺里斯的第四次会晤上,菅野直人做出重大让步,承诺在将在近期采取行动,对大6进行报复。

虽然菅野直人没有提到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报复,但是他不得不同意,与美国共同策划报复行动。作为回报,诺里斯也明确表示,在日本展开行动的时候出动第七舰队,增加驻日航空兵规模,向关岛部署远程轰炸机,在冲绳部署两个Fa队等支援措施,增强美日联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兵力部署。

只是,诺里斯也表示,在事态扩大之前,美国不会直接介入。

临行前,菅野直人与诺里斯参与了日本参与F5B战斗机研制工程,以及订购该型战斗机的协议签字仪式。只要获得双方议会批准,该协议将在一个月内生效,日本也将按计划支付第一笔研制经费。

至于采购Fa,诺里斯仍然没有松口。

菅野直人也不是毫无收获,签署了购买F5B战斗机的协议之后,诺里斯提出一项连菅野直人都没想到的建议,即日本参与F5c的研制工作,并且承诺采购一定规模的该型战斗机的话,美国将考虑向日本出售电磁弹射器。

说得简单一点,只要日本肯出钱,美国可以帮助日本建造搭载常规起降战斗机的航母。

毫无疑问,这是一块非常诱人的蛋糕。

虽然日本早就计划建造搭载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小型航母,通过建造“日向”级驱逐舰积累了大量经验,已经具备建造小型航母的技术实力,但是随着大6第一艘航母、还是一艘采用跃飞甲板、能够搭载重型舰载战斗机的航母出海,日本的小型航母计划明显落后,只有搭载常规起降战斗机的型航母才能与之抗衡。

至于类似与“小鹰”级、或者“尼米兹”级的大型航母,即便日本有能力建造,美国也会加以制止。

从长远来看,日本也需要“戴高乐”级那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型航母。

建造型航母,关键不是舰载机,即便没有F5B,只要日本当局舍得投入,都能研制出类似与“阵风”的型舰载战斗机。当然,日本也可以从法国采购,或者转为采购美国研制的F5netbsp;主要问题,还是弹射器。

没有弹射器,即便通过采用跃飞甲板,能够搭载常规战斗机,也无法搭载更加重要的固定翼预警机,而且战斗机的作战能力将受到限制。

当今世界,能够生产弹射器的只有美国。

法国在建造“戴高乐”号的时候,都不得不向美国求助,购买netbsp;随着技术展,美国已经淘汰了蒸汽弹射器,为正在建造的“福特”号航母研制了电磁弹射器。

如果能够获得这种性能非常先进的弹射器,日本就能在短期内造出型航母。

短则五年,长则十年。

对海军建设来说,即便以十年为准,也算不上漫长。

可惜的是,这块蛋糕却非常昂贵。

诺里斯在日本当局签署了购买F5B战斗机的协议之后,才提出这一建议,摆明了想多宰日本一刀。日本原本计划购买F5a,取代空自卫队的F4与F战斗机,因为海上自卫队准备建造小型航母,才改为F5B,以简化后勤保障体系,节约维持成本。现在美国提出可以出售F5c,提供电磁弹射器,让日本不得不在采购F5B之后,继续花巨额资金采购另外一种战斗机。

别看F5B与F5c只差了一个后缀,这两种战斗机的差别最大。

在三个型号,F5B与F5a更加相似,通用率过七成五,与F5c的通用率还不到六成。为了满足海军的要求,F5c做了很多改进,比如加大翼展以增加机翼面积、降低翼载,增强集体机构以适应在航母上起降的高过载,加大内部油箱容积以增大航程,采用更大的内部弹舱以容纳海军的弹药。这些改进,提高了F5c的多用途性能,却降低了制空作战能力。

在美国海军,制空任务由搭配使用的F/a8e/F承担,F5netbsp;对日本海上自卫队来说,F5netbsp;关键还是,采购F5c的代价太大了,不但需要恶化花费一笔采购费用,还会造成严重的后勤负担。

再说了,F5B也能满足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需求,至少在未来十年之内,日本没有必要采购另外一种舰载战斗机。

受此影响,菅野直人没有接下这块蛋糕,只是承诺会考虑诺里斯的建议。

带着这个结果,菅野直人在访问华盛顿三天之后,启程回国。

此时,刘威已经离开日本。按照李廷轩的要求,他先去香港与典斌等人会合,安顿好田丽奈与竹内琴音等人之后,才动身前往海南,在三亚见到了正在这边考察海军建设的李廷轩。

考察海军建设,只是借口而已,或者说是给王学明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