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测试(2 / 2)

血沙 闪烁 6878 字 2019-08-13

刘威想了想,说道:“五亿美元够不够?”

“才五亿美元?”

“才……”刘威一下就无语了。

“这么跟你说吧,仅仅是购买那些特种仪器就得好几亿美元,加上其他开支,要想完成这项研究,在后面加一个零、甚至两个零都不够。”见到刘威不大相信,袁常青又说道,“知道FOS计划花了多少钱吗?”

“多少?”刘威不是不相信,只是非常惊讶。

袁常青伸出两根手指头,说道:“两千亿,换算过来也差不多三百亿美元了,而且离实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没有你这件事,FOS计划至少还要花掉两千亿,才有可能具备推广能力。”

刘威长出口气,两千亿就搞了一个成果。

“小子,我不是在吓唬你,这类事,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任何人都办不到。”

“你还能回去吗?”

“回去?”

“FOS项目已经中止了,由三部牵头的新项目与你的研究课题根本不搭边。以你现在的身份,也不可能回去搞研究。”刘威打量了袁常青一番,说道,“袁教授,你搞了一辈子科研,不会在离完美只有一步的时候停下来吧?我可以跟你做笔买卖。”

“什么买卖?”

“我资助你完成后期研究,所有成果都归我所有。”

“你……”

“当然,历史会记住你,因为没有你,就不会有现在的我,更不会有未来的我。”

袁常青咬了咬牙,说道:“行,我接受你的条件,只是我对神经系统确实不太了解,你必须找到一个人。”

“谁?”

“乔纳森比尔德。”

“他是谁?”

“这方面的专家,绝对的专家,而且与我共事过。”

“他在美国?”

袁常青点了点头,说道:“五年前,他在耶鲁大学教书,主持由美国政府支持的几项科研工程。他现在在哪,我也不清楚。以你的能力,应该能找到他。实在不行就去找老李,他肯定有办法。”

“这个人很重要?”

“非常重要,你想搞出点名堂,就得找到他。”袁常青苦笑一下,说道,“放心吧,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科学怪人。当年有一家制药公司出高薪请他当顾问,他却拒绝了,去了耶鲁大学,一干就是十多年。”

刘威皱起了眉头,知道袁常青没有把知道的全都说出来。

“他在耶鲁大学搞的研究,就是你想得到的。只是这项研究花费巨大,而且前景不太乐观,所以进展不是很大。”

“也就是说,只要我能让他完成研究,他就会与我们合作?”

袁常青点了点头,说道:“我非常了解他,他关心的只是科研本身,而不是科研的最终目的。”

“没问题,我会找到他。”

“还有研究经费,主要是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

“你开张单子,我让老李去想办法。”

“小子,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而且有些设备不是拿钱就买得到的。”

刘威愣了一下,这还真是个问题。

“不过,这是你们的事。我告诉你们需要什么设备,其他得靠你们自己了。”

“没问题,我会想办法。”

“好了,现在测试一下你的速度吧。”袁常青长出口气,朝远处指了一下,“看到那颗树了吗?往返跑,尽最大努力,让我开开眼界。”

“那你得看仔细了”

袁常青还没来得及回应,刘威就冲了出去,速度之快,让他瞠目结舌。

因为刘威的身材本来就很匀称,所以与力量相比,他的速度更加出色。往返差不多一千米,刘威只花了不到一分钟。如果是单程一千米,还能把时间缩短到五十秒以内。相当于每小时七十二公里,是百米世界纪录的两倍。这还是持续奔跑的速度,如果短距离冲刺,肯定更加惊人。

要知道,再改造之前,刘威的短距离冲刺速度就超过了每小时八十公里。

同样震惊的,还有竹内琴音等人。

虽然竹内琴音见识过刘威的速度,但是她从来不知道刘威能跑多快。现在她才知道,当初刘威根本没有使出全部本事,完全没把她放在眼里。

测完速度,袁常青还测了刘威的视力。

方法很简单,用95改式突击步枪射击五百米外的靶标,不用光学瞄准镜,仅仅依靠机械瞄准器。

最后一项测试是耐力。

方法也很简单,让刘威沿着采石场开辟出来的山崖上下往返,直到爬不动为止。

可惜的是,袁常青没能看到测试结果,因为四个小时后,他已经饿得肚皮咕咕叫了,刘威却没有半点疲惫的神态。

不得已,袁常青只能终止了这项测试。

这也难怪,耐力本来就是K1成员最突出的能力。在FOS改造前,刘威就能背负五十公斤的作战物资、以每小时十六公里的速度持续行军两天两夜。即便在高海拔地区,也能持续活动一天以上。

这项测试,让袁常青有了一个意外收获:刘威的手掌竟然能够产生静电吸附力。

正是这个发现,让袁常青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也让他调整了再改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