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最后选择(1 / 2)

血沙 闪烁 6102 字 2019-08-17

 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后选择

稳住斯科特,刘威的烦恼却没有结束,因为他手上没有可用之人。(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漠北狼还在哥伦比亚,与门德斯商讨拿军火换毒品的事情,随后还得安排第二批毒品的运输工作。

就算门德斯不肯提前交货,也有希望拿到几千吨**。

虽然在美国市场,**的售价比可卡因低得多,一包二十根、两盎司的**烟也就一百五十美元,还不能搀假,但是**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可卡因,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美国年轻人经常或者偶尔抽**烟,仅拉斯维加斯一个地方,每周就需要五十万包,也就是大约四十吨**。

巨大的销量,带来的是巨额利润。

以拉斯维加斯为例,一个月大概能够销售一百七十吨**,总销售额高达三亿二千万美元,从哥伦比亚购买这些**,只需要一亿三千六百万美元,加上运输费、包装费、分销费等等,总成本不会高于一亿六千万美元。因为不存在向美国政府纳税的问题,所以净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一百。

因为销售数额特别巨大,所以典斌还在里诺郊区开了一座**分包厂,聘请一百多名非法移民,专门从事分包工作。随着市场规模扩大,肯定需要更多分包工人,还得继续雇佣非法移民。

典斌也有事情做,刘威回来后,他就去了南非,联系斯雷霍姆。

跟他同去的还有周誉龙,按照刘威的安排,周誉龙将率领一支特种小分队,先行返回塞拉利昂,跟踪监视四派军阀武装,为斯雷霍姆回国夺权做准备。如果有可能,周誉龙率领的特种小分队还将执行“斩首”任务。

一个月之后,斯雷霍姆的雇佣军就将正式成立。

之后还得花一到两个月,才能夺回政权。考虑到歼灭溃散的军阀武装,帮助斯雷霍姆稳定国内秩序等等,典斌与周誉龙至少得在塞拉利昂待上几个月。为此,刘威不但把之前租赁的那架飞机买了下来,又购买了一架航程在一万公里以上的“猎鹰”7X商务飞机,还向荷兰造船厂订购了一艘三百英尺长的大型豪华游艇。

周誉龙等人今后长期在外,总得考虑他们的私人问题。

最忙的是周奋,他不但要负责里诺**的建设工作,还得经营拉斯维加斯的三家**集团,更得按照刘威的吩咐从黑市上采购军火。

万幸的是,周奋有不少帮手。

里诺这边,与**有关的大部分建设工作由田中丽奈负责,没有多少事情需要周奋亲自过问。拉斯维加斯那边,刘威把花如玉等人派了过去,让她们负责日常管理,只有遇到麻烦的时候才由周奋出面。

为此,刘威不得不买下两架小型直升机,方便他们在两地间往返。

至于从拉斯维加斯到里诺的高速公路,主要事务由州政府制订的工程公司承担,刘威只负责提供资金。因为只是一些会计上的工作,所以刘威让做事细致认真的岩崎熏子担负起了这个重任。

包柳青还在瑞士,没有回来。

因为需要让更多的K1成员与特种兵接受FOS改造,所以包柳青不会随同灰背豺返回美国,她将继续留在瑞士,负责改造工作。

准确的说,是负责改造之后的人员安排。

不管怎么说,包柳青是K1的“大姐头”,是二十多届K1成员中的唯一女性,在K1的威望非常高。

由她负责,那些接受了改造的K1成员与特种兵才会服从安排。

灰背豺的改造工作非常顺利,即便如此,也要二十多天后才能回到美国,而且他的任务是按照杨克斯基提出的方案,设法窃取美国信用卡公司的个人信息,为组建FOS军团获取所需资金。

由此可见,能力出众的手下都有任务在身,没人抽得出空来。

刘威没有多少事做,可是他不能亲自去见佩里,更不能与大选扯上关系,也就只能留在里诺。

不能亲自出马,刘威首先想到田中丽奈。

这小妞是情报本部的特工,受过专业训练。只是仔细思考后,刘威还是放弃了。田中丽奈是日本人,与美国沾不上边,而且她在情报本部受的训练以安全工作为主,谍报能力并不出色。

随后,刘威想到了司徒文慧。

虽然也是女人,但是司徒文慧是货真价实的间谍,而不是普通特工。更重要的是,根据李廷轩介绍,司徒文慧是第二代移民,在美国出身,后来才被李廷轩相中,成为军事情报局在美国的谍报人员。

问题是,司徒文慧的身份确凿无疑,把她牵扯进来,等于扯上了军事情报局。

排除了这两个人之后,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择。

见过斯科特的第二天,刘威就乘坐直升机去了萨克拉门托,见到了正在花园里修建一株茶花的龙闽江。

“小刘,什么风把你吹来了?”龙闽江平常的生活本来就很清闲,“怎么样,去英国收获颇丰吧?”

“还算不错,菲利普亲王给了我一个爵士头衔。”

“亲王?”

“我让安妮公主回心转意,还给她的慈善基金捐了两亿美元。虽然女王没答应,但是亲王默认了我跟安妮公主的关系,所以给了我这个头衔。”

“不错嘛,这么快就当上成龙快婿了。”

“龙叔,你别笑话我了,只是逢场作戏,安妮公主根本没想嫁人。”

龙闽江呵呵一笑,请刘威坐了下来。“去过瑞士吧,你父亲的情况怎么样了?”

“正在好转,而且治愈的希望非常大,基本上可以说是百分之百,只是他过去的时候已经病入膏肓,所以需要很多时间。”

“真要能够治愈,帮助他的医生就能拿到联合国的大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