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狂潮东来(二)(2 / 2)

邢玉生的决心可嘉,可这种不计伤亡的战斗,显然不是新一五二师这支才成立半年的部队能打得起的。开战两个小时后,最危险的情况出现了。一个已损失过半的连队残部集体退出战斗向后面“退却”。客观的说,这几十个大半已负轻伤的士兵是在军官全部阵亡的情况下,才垮下来的,凭心而论,他们已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的也是要只是能离开那让他们精神近于崩溃的恐怖战场,真要派上几个人去拦拦劝劝,他们未必就不会回身再战。

可这一切都只能是假设了。在邢玉生带着卫队赶到现场之前,先一步到达的宁靖宇已带着执法队将四十七个“逃”兵就地处决不算,为首的七八个人的头胪还被挑在竹杆上,显而易见这些人头是预备要拿去示众的。

看到眼前这血腥味十足的一幕。

“你……。”当半辈子好好先生的邢玉生第一次有一种想对自己的部属拨枪相向的冲动。

“师座,他们临阵脱逃,死有余辜。”别看宁靖宇话说得硬气,可任是再铁石肠的人一下子杀了几十个自家兄弟,要说心中没有几分戚戚然,那是在自己骗自己。可在两年多前还是一个东北来的流亡学生的宁靖宇,这样做,自是他的理由。若是不果断处置这些逃兵,震慑已浮动不已的军心,一旦酿成连锁反应,那不仅是整个师要崩溃当场,整个大的战局也势必要受到影响。为了这个宁靖宇觉着自己就是在此战过后,让兄弟们打了黑枪也值了。

“把那些人头放下。”其实,邢玉生带着卫队来,也准备了在不得已是杀一儆百,可宁靖宇的这种不问清红皂白一律格杀的行径,给邢玉生的心理震憾实在是太大,大到让他无法说服自己放纵宁靖宇去实施这最后一步。

“师座,你要么下命开枪,要么放我们过去。有一点请你放心,我让人把这些人头传到各个阵地后,就上阵地去和鬼子拼命。”从宁靖宇说出上面那席话起,军阶的高低、军职大小已经不重要的,比得就是谁的信念更坚强一些。

从意志和信念皆不如人的邢玉生败了,宁靖宇和几个与他想法一致的执法队里青年军官,拎着挂有人头的竹杆扬长而去。

“啪!啪!啪!”在对空开枪的泄愤的同时,一个念头在邢玉生的脑海里闪过:难道我们只有比“野兽”更野蛮残忍,才战胜“野兽”吗?真要是那样的话,我们自己不也成了“野兽”了吗!

抛开道义、人性上的考量,单已功效而论,宁靖宇的及时“暴虐”可以说“挽救”新一五二师那摇摇欲坠的战线。从根源上说,之所以在面对严苛到与残暴划等号的军法,绝大多数新一五二师的官兵们会只感到畏惧,而生不起多大的反抗意念,与新二十军内部那战时双饷、平时的军饷也足按时节、良好的伙食、优厚的怃恤等等优厚完善的补给制度使得官兵们平日几无怨气是万万分来开的。当然对自己身为“常胜军”新二十军一员中的自豪感在这其中也是起了不小的作用。从更深一个层次来说,这就意味着,新二十军已具备了做为一支彻头彻尾的私人军队,所不可或缺的几大要素。

不管怎么说,新一五二师是支持到了援军到的那一刻。

伴随着日军后续部队源源而至,南流江上的仗是越打越大,战线也是一延再延。到日头偏西时,凭着在单兵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在几经激战后,日军第十二师团终于在南流江西岸建立了一个大队规模的桥头堡阵地。尽管两军之时,还定将会有一番以争夺桥地阵地为目的殊死博杀,但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曾是战力强悍的关东军的中的一员的第十二师团,横跨南流江之势已是不可逆转了。

只是,这个黄昏和随之要到来的黑夜却并不是日本人的一家天下。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非但完成了布置的新二十军主力从玉林方向出击了,就连匆匆收拢部队后,马不停蹄从灵山赶来的新十八军的大队人马,也已进至离大利镇不足十华里的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