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屁(2 / 2)

发迹 古龙岗 4714 字 2019-09-29

何贵对十三行的这帮商人既不歧视,也不找麻烦。再加上这些人认为他也是商人出身,有共同语言。所以,双方的关系远比其他的官员要好的多。平时遇到事情的时候,这些人在他面前说的也都比较直溜。很少拐弯子。做生意的时候。也不愿给他找麻烦,一般都相互监督着。走私之类的事情也比往年少了许多。但也正因为关系较好,这些商人也不怎么怕他,对他地话敢于直接反驳。

“抚台大人忘了,咱们十三行的董事局可是有一位大股东,虽然他老人家并不出面,可每年的那一份儿从来都没有少过。咱们……”

“少找大牌撑门面!”何贵瞪了一眼说话地李成非,“大清国向来禁止海运。广东虽然地处南疆,可你们就算能得到广宁的煤田,又能将之从越南运来广东,又能赚得了多少?你们真以为,有那位大股东帮着说上两句话,就能一溜沿海运到北京了?做什么清秋大梦呢?”

“大人,不试试又怎么知道不行呢?”严启昌微笑着把身体朝何贵地方向斜了斜,“当年,咱大清国开了江浙闽粤四大海关,国中闹饥荒之时,甚至还有人到吕宋贩过大米……如今虽只有广州一个通商口岸,可谁又说咱们不能把船开到北京了?您又怎么知道朝廷不会重新再开了海禁呢?”

“开海禁?”何贵看了看严启昌,又看了看卢有度、李成非等行商的脸色,表情顿时就有些凝固了下来,“你们难道有什么打算不成?”

“大人英明。我们那点儿小九九,根本就瞒不住,也没打算瞒住您!”严启昌瞧瞧四周,小声说道。

“我大清富有天下,物产丰饶,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开的哪门子海禁?”看着严启昌一副渴求认同地神色,何贵却面色一冷,“你们难道不知道,当今圣上最讨厌地就是不守规矩地人。你们想要使手段促使朝廷开了海禁,难道就不怕到时掉了脑袋?”

“大人,不是小的们不守规矩,只是咱们再像现在这样呆在岸上等别人来跟咱们交易,实在不合时宜啊!”卢有度说道。

“怎么不合了?难道那些洋人这两年购去地东西少了?还是你们的生意亏了?”何贵问道。

“都没有。不过恐怕也快了!”李成非接口道。

“此话怎讲?”何贵问道。

“回大人,小人祖父跟法国商人诺森罗交情不错,以前还借过银子给他。结果,前些日子诺森罗派人送给家祖几样东西,说是离别之礼,他这一次接了货之后便要离开,以后可能好几年都不会回来。家祖有些奇怪,就派人去问,才知道,诺森罗所在的法兰西国如今国势动荡,民心不稳,极有可能会发生动乱。如此一来,根本就无法再做生意。而法兰西国又是欧罗巴最强大的国家,其国若乱,欧罗巴其他地方也必定不得安宁,如此一来,到时要走的,恐怕就不止一个诺森罗,恐怕许多洋商都要离开。可咱们十三行偏偏就是靠着跟洋商的交易赚钱的。如果那些洋商走了,咱们的收入必定要下降许多。如此一来,又如何向一百多位股东交待,向京城的那位董事交待?”李成非似乎有些急切地说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李成非的话何贵能够理解。十三行重组之后,管理经营的就是董事局,其余的行商都只是股东,只管投资与分红,一般不参予管理。

所以,如果分红大幅下降,到时首先倒霉的就是严启昌等董事局成员,他们必定要承受那其他十位行商乃至和珅所施加予他们身上的巨大压力。那些股东之中有权有势的不少,又不参加管理经营,自然也不会理会什么洋商甩手之类的理由。所以,十三行董事局的诸位才想着从别处捞上一些过来以撑过即将要出现的危机,甚至还意图想办法让朝廷重开海禁,主动走出去做生意。可是,这些人并不明白乾隆是个怎么样狂妄自大,不会正眼看世界的人。

不过,诺森罗所说的,应该就是法国大革命了吧。……

何贵也不理会严启昌等人殷切的目光,一边以微不可闻的声音自言自语着,一边又扳着手指头数了数。根据他的记忆,法国大革命应该是发生在公元1789年,换成年号纪年,也如果不出大的意外,西边儿的法国人应该已经效法英国人,砍掉了路易十六与其王后的脑袋(路易十六掉脑袋是1792,,后,欧洲其他国家为了镇压革命,会组织联军入侵法国,而法国内部,罗伯斯庇尔、丹东、热月党人、雾月政变什么的就会接连出现,直至那位世界级的英雄拿破仑横空出世,率领法兰西打得欧洲各国叫苦连天,屁股尿流,再到最后,威灵顿在滑铁卢击败这位法兰西皇帝……整场乱局,将持续几十年。

“看来还真的有点儿麻烦!”

“正是。大人,您一向看顾咱们十三行,怎么着也得帮咱们想想办法!”严启昌看到何贵咂着嘴巴沉思,立即又开口求道。

“你们是怎么打算的?”何贵问道。

“小的们想,先拿下了广宁的煤田,然后就对股东们说花了大钱,再把洋商收手的事情宣扬出去,到时,逼的那些股东们去找路子,只要京城那位……”“屁!”何贵不等严启昌说完,就开口骂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