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昌水城大捷(2 / 2)

守住尚且艰难,又何来胜利?</p>

便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外胜了,暂时击退了那些大楚人,又何谈大捷?</p>

可能么?能么?</p>

“陛下!昌水城大捷!大楚军被彻底击溃,城下击杀敌军一万三千有余!六千余逃跑的大楚敌军也正在被追击!昌水城!守住了!”</p>

报信的士卒扑进大殿,直冲到半程的位置扑通一声跪倒,洪亮的声音在偌大的大殿之中回荡。</p>

“什么!”</p>

“大楚军被击溃?”</p>

“击杀一万三千有余,还有余力出城追击?”</p>

“会不会是大楚人见城池难啃,特意佯败,勾引太子殿下主动出城?”</p>

“此言有理!殿下可不能一时冲昏了头脑啊!”</p>

“无论如何,以两千新兵和五百亲卫守住昌水,太子殿下果然是大夏栋梁啊!”</p>

群臣瞬间议论纷纷,偌大的朝堂一时间热闹的像是帝都闹市的街头。</p>

魏冶民手中捏着信纸,指尖用力到发白。</p>

竟然赢了?</p>

以己度人,言儿败亡才是意料之中,此番竟然赢了,这岂不是说……</p>

岂不是说……</p>

怎么可能?</p>

怎么可能赢了?</p>

怎么可能大捷?</p>

魏冶民心中,瞬间燃起了几分嫉妒的火焰。</p>

嫉妒自己的女儿么?</p>

意识到这份心思的魏冶民心头更加恼怒,一时间盯着那个报信士卒的目光也稍显阴冷。</p>

便在这时,他敏锐地从一片乱糟糟的声音中听到了一句他相当在意的话。</p>

“会不会是安阳郡的府兵到达,助了殿下一臂之力啊?”</p>

这是之前所有调拨消息之中唯一的好消息,然而在当时却有意无意的被所有人忽视。</p>

区区一个郡最多不过两千人的府兵,又如何能够左右这种规模的边关战场。</p>

魏冶民身体悄悄前倾,目光盯着送信的士卒,语气平静地审问道。</p>

“具体情况如何,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p>

“是!”</p>

这士卒如今的心中只有激荡的兴奋,哪里能在意到一些微妙的变化。</p>

“九月十七,也就是前天,昌水城几乎告破,城中守卒仅余数百,百姓们也自发上城作战,而大楚军依旧有八千余人,整个昌水城已摇摇欲坠。</p>

可就在那一天,由赶到的白家铸剑山庄弟子,帮忙击退当天大楚人的攻势。</p>

更是在第二天,由白家铸剑山庄少庄主率领其下两千余弟子主动出城,于城外平原与剩下八千余大楚人正面对垒,一举击溃敌军!阵斩近两千大楚将士!</p>

如今,白家铸剑山庄的白少庄主带四百多骑弟子,追杀溃逃的剩余六千大楚军,不日就将凯旋归来!”</p>

“胡言乱语!”</p>

越听越是青筋暴起的魏冶民猛然站起身来,挥手就将手中随意拿过的一个事物向着下方砸去。</p>

“来人啊!把这个谎报军情的家伙拖下去斩了!”</p>

被玉玺在额头上砸破了一个角鲜血直流的士卒不敢顾及伤口,只是连忙诚惶诚恐地匍匐在原地,连声喊道。</p>

“陛下!陛下!我没有谎报军情啊!我没有谎报军情啊!”</p>

看着那个只是不住磕头的士卒,不少大臣都是避开了目光。</p>

倒是站在左侧最先的红袍男子上前一步,拱手替他求情道。</p>

“陛下,或许他言辞之中有几分夸大之处,但大体上应该不会错。太子殿下心地善良,或许是想要让功于人,也是有可能的。不如先行押下,等确认了真实情况,再做定论不迟……”</p>

魏冶民这时已然平复了脸色,坐回龙椅,脸上再次变成了平静如水的威严。</p>

“庞太师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就依庞太师所言吧……”</p>

“陛下英明!”</p>

“陛下,当务之急,是不是要召回殿下,确定具体情况,论功行赏?”</p>

魏冶民轻轻点了点头。</p>

“让中枢院起草一封书信,唤言儿回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