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请陛下出宫一叙(2 / 2)

刚进入暖阁,便先行乖乖见礼。</p>

见礼结束,未等刘修亮说话,老朱立即便追问,道:“你去城外做何事了?”</p>

老朱不按常理发展,刘修亮本来就紧张,诧异当中更是带起了几分慌乱,显得他好像有鬼似的。</p>

片刻,才终于说出了自己早就打了无数遍腹稿的内容,道:“臣见了陈恪,他托臣来寻陛下,想请陛下出去一趟,说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与陛下说。”</p>

人好歹是皇帝,你进宫见人家,还得人家高兴。</p>

可现在你竟要让人家主动去见你,那不就跟白日做梦似的。</p>

刘修亮一股脑把要说的内容表述清楚,只等着老朱开口。</p>

老朱开口虽也算迅速,可开口的第一句话却是问道:“咱大孙呢?”</p>

朱雄英安全,老朱还有与之说话的可能。</p>

刘修亮回道:“太孙殿下与陈恪在一块呢,他们都好得很。”</p>

刘修亮开口,朱标松了一口气之余明显带起了兴奋,老朱则脸色一拉,道:“他回了京却不进城,还拐着咱大孙一块,他这到底是何意?”</p>

刘修亮无言回答,陈恪的大致意思他虽说明白了些,可却没什么胆量在老朱表情一五一十的把这个事情介绍清楚。</p>

刘修亮不说话,朱标则随之道:“陈恪既费了这么大力气,想必是有重要事情的,儿臣也去吧。”</p>

还没等老朱表明态度,刘修亮倒是赶忙摆手的,道:“殿下不可,陈恪说了,谁去都行,唯殿下不行,殿下好生留于宫中,少露头为好。”</p>

刘修亮刚才还如老鼠进了猫窝,一副畏首畏尾的样子,提及此事却又表现的如此积极。</p>

人家见自家儿子,搞得还需陈恪同意似的。</p>

朱标不解,老朱则面色不喜,道:“他到底在搞什么鬼?”</p>

刘修亮感觉,他快有些顶不住了,硬着头皮回道:“陈恪说,这关乎太孙的今后的安全,也关乎开封一行幕后黑手,万望陛下能信任他。”</p>

刘修亮该说的都已经说的差不多了,若老朱再问下去的话,他还真不知该怎么回答了。</p>

好在老朱不是拖泥带水之人,刘修亮再三开口后,则终于确定了下来,道:“咱去一趟,标儿你留下吧,咱倒要看看,那小子能耍出什么花招来。”</p>

先前那么久不确定自家儿子是否安全,朱标都忍下来了。</p>

现在已经确定了安全,只是迟见那么几日而已。</p>

老朱开口,朱标随之道:“是,儿臣留下。”</p>

***</p>

没用多久,老朱便只带了李德喜,随着刘修亮到了那个叫狗娃孩子的家中。</p>

狗娃的家就在离城门口不远的城里,父母开了茶铺,一家人靠此为生。</p>

在老朱到的时候,狗娃父母还在茶铺忙碌,狗娃送陈恪他们回来后,便也去帮忙了。</p>

因而此时狗娃家中,只有陈恪朱雄英还有袁朗。</p>

没有外人说话到也会方便许多。</p>

见到老朱进来,陈恪与朱雄英率先见礼,袁朗第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迟了半拍。</p>

见礼完毕,陈恪随之吩咐道:“朗子,你和修亮帮忙在外面守着,狗娃他们回来,记得知会一声。”</p>

毕竟是在别人家中,哪能那么自由。</p>

袁朗刘修亮二人离开,老朱随之把李德喜也一并打发着离开。</p>

别人家中,李德喜也伺候不着,留于身边也有些碍眼。</p>

一切准备好后,陈恪才微微一笑,道:“陛下,臣幸不辱命,把殿下平安带回来了。”</p>

不是陈恪吹,若不是他,朱雄英他可真没办法,在重重围追堵截中从河南回了京师的。</p>

好在,朱雄英还算念恩,在陈恪出言之后,也顺着陈恪的话,道:“皇祖父,孙儿一路多亏了陈恪,若不是陈恪,孙儿很难回京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