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被罚俸(2 / 2)

没想到竟直接被老朱打断。</p>

老朱开口道:“你先等等...你这数万斤是怎么来的,你所言的那番薯产量是多少”</p>

要知道,现在的水稻和麦子好些的也就只有二三百斤。</p>

陈恪带着几分沾沾自喜回道:“陛下,真不是臣吹牛,这番薯若是种好的话亩产是能达到四千斤的,若是种的差些至少也得有两千斤。”</p>

这可是不掺任何时水分的真话。</p>

突然,老朱起身走至陈恪面前,开口问道:“你知现在水稻和小麦的亩产有多少吗?”</p>

这怎能不知。</p>

毕竟他也是有地的人了,别的不知道,至少得把此事搞明白的。</p>

陈恪回道:“二三百斤左右吧。”</p>

陈恪刚做回答,老朱便冷哼一声,道:“你知道啊,那蕃薯再怎么高产,都不可能达到水稻小麦的十倍之多吧?”</p>

这是事实啊,哪有什么不可能的。</p>

陈恪还未开口,老朱紧接着又道:“咱也并非不通情达理之人,你若有事,咱完全可给你假允你去做,但你也不必编出如此拙劣的借口诓骗咱,咱这一辈子过的桥可比你走的路都多。”</p>

陈恪真无话可说了。</p>

是,他两世都没老朱这一世过的桥多。</p>

但后世的一些新奇玩意,老朱他还真不一定见过。</p>

陈恪不说话,老朱便觉着是陈恪的谎言被戳破,陈恪他哑口无言了。</p>

“行了,看在医学院正是关键的之时,今日之事咱就不多做追究了,罚俸三月这事儿便算了。”老朱道。</p>

旷了早朝的事情虽是他不对,但他做的那个事情完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p>

没有奖励就算了,怎么着都不应被罚的。</p>

“陛下...”陈恪喊道。</p>

才刚喊了一声,老朱便沉声道:“少吱吱歪歪的,无缘旷早朝,若非太子帮着你打马虎眼,你以为只是罚俸就能解决的?”</p>

朱标还帮他掩护了?</p>

“出去,医学院之事朝廷耗资颇大,给咱顺利解决了,被给咱时不时的出个状况。”老朱再次叮嘱。</p>

他这人最怕麻烦了,所有的事情能顺利解决了那最好,可不想出什么状况。</p>

老朱明显不相信,陈恪感觉他再做解释都是徒劳,只好乖乖接受了被罚俸的事情。</p>

想要证明自己所言不假,还得是等郭六那里的番薯种出来。</p>

希望郭六能顺顺当当的把番薯种出来,给他一个证明清白的机会。</p>

***</p>

陈恪才从老朱那里出来,老朱便召了蒋瓛。</p>

锦衣卫不仅在大明遍布的到处都是,就连异邦都有分布。</p>

若想知晓番薯到底真有如陈恪所言那样的情况,询问蒋瓛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倒是没什么错。</p>

蒋瓛自在锦衣卫做同知的时候,就把各地报上来的各种情况进行过汇总。</p>

从那个时候起,蒋瓛就已不满足只做一个同知那么简单,当然是要把该掌握的情况都掌握到的。</p>

这次老朱询问,蒋瓛掌握的东西正好派上了用场,回道:“在安南,吕宋之地确有种叫做番薯之物存在,这些东西是由佛郎机人带过去的,产量颇高,但安南吕宋把控甚严,并没什么带出的希望。”</p>

只说产量颇高,到底是多少。</p>

老朱又问道:“可否达到亩产两千到四千斤?”</p>

对这个数字,蒋瓛明显有些诧异。</p>

愣了一下后,如实回道:“这个臣倒是不知,臣只是听闻说,这番薯的产量颇高,至于到底是多少,却是不知道了。”</p>

这也只是产量颇高一个笼统的数字,若是真有两千到四千斤的,派兵抢回来都是值得的。</p>

没从蒋瓛那里得到确切的消息,老朱却有了几分希翼。</p>

若是真能达到这个数字,这绝对是与医学院不相上下利国利民的大事的。</p>

若此高的产量,虽不如水稻麦子口感好,但总好过野菜的。</p>

到了灾荒年月,这东西不知能救多少人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