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你自己看着办吧(2 / 2)

老朱若是询问,那他便可说庄园需要人手。</p>

不管怎么说,老朱没必要因为这个事情与陈恪说个什么的。</p>

陈恪所言可信与否,老朱会有自己的判断。</p>

总之说来,陈恪也算是押对宝了。</p>

“你小子倒是有眼光。”老朱道。</p>

单单听老朱所言,可明显是不相信陈恪的理由。</p>

老朱的不信,陈恪只是猜测,自是没办法一个劲的与老朱解释。</p>

解释多了,反倒是变得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了。</p>

之后,老朱也不再多做追究,只道:“各处种植之地,太子会协助你完成,每地种植出来,第一时间把红薯给咱送过来。”</p>

再种植出来,那就多了。</p>

老朱再吃起来之时,那就不会那么吝啬了。</p>

看的出来,老朱对只吃的那一个红薯并不满意。</p>

“遵旨,陛下放心,臣一定第一时间送来,不过现在这个时间,大部分地方怕是已不适合种植了,所有的种植得明年春天,红薯成熟之后,至少也得五六月份了。”</p>

现在已到夏天了,明显不是种植庄稼的季节了。</p>

老朱也并非急功近利之人,非要背离农时,让陈恪把红薯种出来。</p>

听了陈恪所言,老朱直接开口道“如何种植由郭六看着办吧,咱只要结果。”</p>

老朱只提供资源,不做催促,陈恪的压力倒是能够小上许多。</p>

其实,趁着这么会儿功夫把农研所和屯田卫完善了,等到明年春天再着实种植也是个好事。</p>

说着,朱标询问道:“现在种植出来的这些红薯,等到明年种植应不会坏了吧?”</p>

红薯的保存并不与水稻和麦子一样,若要保存需要阴凉的环境。</p>

陈恪开口道:“是,臣准备划分一下各处的种植之地,然后把这些红薯分别保存,如此不仅可在将来种植的时候方便许多,即便是一处储存坏了,其他几处还可调用,不然这么多的红薯聚于一处,一旦出现问题,那可就一个红薯都留不下来了。”</p>

鸡蛋不能放于一个篮子里,这是最为基本的理财方式。</p>

对红薯事情,老朱父子是颇为上心的。</p>

朱标随之问道:“红薯该如何储存,你可有想法?”</p>

这些东西毕竟是新鲜产物,之前并没有有关这些东西的储存方式。</p>

若要储存还是是寻找新的方式。</p>

若是没有经验的话,是需要重新寻找的。</p>

既是寻找,那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的。</p>

既是失误,那就有可能会有坏掉的。</p>

陈恪开口道:“红薯不同于其他水稻麦子之物,不可风干保存,需要阴凉之处,这需要每地寻找不同的方式来做。”</p>

北方挖深坑,就如那种地道一样。</p>

南方太过阴湿,放于地下怕是不太合适。</p>

至于如何保存那是需要据不同之地做不同程度准备的。</p>

“到时候,臣寻人衡量吧。”陈恪道。</p>

既然不清楚实际情况,陈恪自是就不能贸然决断。</p>

所有人都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清楚,朱标自然也就不能要求陈恪把所有得事情都知晓。</p>

</p>

“行,你自己衡量着看,有任何需要及早开口,凡是能够解决的,我肯定是都会帮你解决的。”朱标道。</p>

朱标这人其实挺好说话的,只要是不涉及原则之事,都会帮忙的。</p>

之后,老朱和朱标朱雄英朱允熥几个先行回了京师。</p>

陈恪则留下解决农研所和屯田卫之事。</p>

老朱绝对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自把这个事情交给陈恪肯定是相信陈恪的。</p>

农研所和屯田卫从上到下都交给了陈恪负责。</p>

陈恪既担了这个事情,那就要对这个事情负责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