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消息给了徐达(2 / 2)

就信中所言的这些东西,徐增寿不疑有他,只问道:“爹,那现在怎么办?”</p>

能怎么办,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不说谢氏本身有错,即便谢氏没什么错误,老朱帮他仗责而死,徐达都没办法说什么的。</p>

其实,徐达虽领着军中将军,看似指挥着千军万马,实则早已被朱棣渗透。</p>

在这个军中,朱棣的威望可与他持平,甚至比他都大。</p>

他有任何风吹草动,朱棣都知道。</p>

他若想有所行动,没等他行动,朱棣便会发现。</p>

因而,谢氏这事儿,他是不能有任何行动的。</p>

“你娘已送回府中了,京中炎热,等不及你赶回去了,也不宜让你娘在家中挺灵太久,就让你哥主持安葬,由你哥代替守孝,你于军中好生训练,对,今晚训练结束把这个消息告知你姐姐那里。”</p>

徐允恭是嫡子,谢氏也是徐达正妻,徐允恭为之守灵安葬也是应该的。</p>

徐增寿姐姐便是将来的徐皇后,皆是谢氏所出。</p>

现在应该叫徐王妃。</p>

正因为,徐增寿与徐王妃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徐增寿才会在朱棣靖难起兵的时候,与朱棣站在一个阵营中。</p>

支持朱棣,却没有任何谋划,明显有豪气而谋略不足。</p>

不过,之前那也是因徐达常年在外,没好生教过徐增寿有关。</p>

现在徐达亲自带于身边,徐增寿多少也是能学到些徐达的本事的。</p>

晚上训练结束,徐增寿换了身便装出了营。</p>

离营之前还碰到了刚刚带队训练结束的汤醴。</p>

“徐老三你去哪里?是要去外面吗?你帮我捎些东西,我清淡也写好了。”汤醴远远便道。</p>

</p>

每月发饷,军中会特许每百户所每千户所,出营几个,以帮着全百户所,全千户所采购些东西回来。</p>

纪律再严明的军队,也得多加些人情,如此才让兵丁更忠心的服从于纪律。</p>

汤醴他们这些百户,虽从京中来的时候带了钱,但却没什么出营的机会,想花也花不了。</p>

当然,这样的规定也只限制到百户千户了,指挥使指挥佥事之类的,想什么时候走还是可以的。</p>

在汤醴从身上抠搜清单的时候,徐增寿已走远了,嘴中回道:“我没空,等你们百户所有出去的机会自个儿去买去。”</p>

徐增寿不说真的没空,即便是有空,哪有那个心情到处转着给汤醴采办东西。</p>

不管怎么说,谢氏都是他的娘。</p>

他娘死了,他心情能好得了吗?</p>

他现在把所有的委屈痛苦压于心头,只等着见到徐王妃,自己的亲姐姐,与她好生倾述的。</p>

谢氏的死并不光荣,他感觉他与谁说这个事情,谁都会笑话他的。</p>

数个时辰之后,徐增寿骑马赶至了北平的燕王府。</p>

燕王府中,朱棣一家刚吃过饭。</p>

朱棣正带着朱高炽,朱高煦一块玩,徐王妃则嘴角带着笑抱着朱高燧默默坐于一旁观看。</p>

朱高燧今岁才生下,过完满月才不过两三月时间。</p>

现在的朱棣不过才二十几岁的年纪,正是意气风发之时。</p>

最关键的是,现在的朱棣家中没皇位可继承,一家人自是能够其乐融融。</p>

朱高炽虽只有四五岁的年纪,但隐约已有发胖的雏形了。</p>

不过,朱高煦两三岁的年纪,也并非像寻常孩子那般瘦弱,看起来颇为壮硕。</p>

无论是胖还是壮,在朱棣看来这都可是为将一方的好苗子。</p>

朱高煦追着朱高炽满屋子绕着玩,朱高燧则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正呼呼大睡着。</p>

“寿儿?你不在军中好生训练,来此作甚。”徐王妃率先问道。</p>

虽长时间不见徐王妃,但徐增寿与之的感情已快大过谢氏。</p>

听到徐王妃这个询问,徐增寿直接扑倒在徐王妃怀中嚎啕大哭。</p>

这声哭喊,自是把徐王妃怀中的朱高燧吓醒。</p>

大孩子小孩子哭的歇斯底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