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粮食售罄(1 / 2)

 吹着海风,凉风习习。</p>

汤和,陈恪以及道衍三人坐于船首位置,喝着酒讲述着昔日的丰功伟绩。</p>

汤和这人看似带着几分儒雅,酒喝多了话也不少。</p>

姚广孝这厮更是厉害,直接开口便赋诗一首。</p>

樵橹年来薛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p>

五洲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光寒。</p>

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p>

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p>

一首诗说完,汤和眼睛中带着些迷离,瞅着道衍问道:“这是一个和尚能做出来的吗?”</p>

这首诗完全可见道衍的胸中不凡的抱负,不说是道衍这种青灯常伴的和尚了,一般人都做不出来。</p>

就像陈恪,他孤陋寡闻,见识浅显,更没那样的才能。</p>

不说让他自个儿赋诗一首了,就是让他抄上一首,陈恪可真写不全。</p>

汤和称赞,道衍笑着不做言语。</p>

陈恪拍手称赞,竖起大拇指,道:“好好好,不错。”</p>

“哪里好?”汤和问道。</p>

好就是好,还用问哪里好吗?</p>

陈恪想了半晌,吐出一个字,道:“荡气回肠,听了使人热血沸腾。”</p>

这是陈恪尽最大努力的评价了,他实在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汤和也总不能非逼着陈恪开口吧?</p>

不到一日功夫,陈恪一行人先到湖州府。</p>

既是巡视海防,那肯定是要多往沿海诸卫所去的。</p>

在先去那里的问题上,陈恪并未多言,完全都是汤和在拿主意。</p>

汤和能从一小小千户成为老朱定鼎天下名单上不可抹除的一个,其军事才能也是不容小觑的,只要还是巡视海防的事情,陈恪对之完全是不用操心太多的。</p>

湖州虽不靠海,但这里乃是张士诚的根据地。</p>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怀念张士诚这个私盐贩子,而不认可老朱所建立的大明朝廷。</p>

海上威胁力量,有一大半就是张士诚的残余力量。</p>

因而肃清内地这些支持张士诚的百姓是当前的重中之重。</p>

海上的那些人没有了陆地百姓作为依托支持,那这批力量便就不足为惧。</p>

说到底,还是因老朱在浙江这些被张士诚占过之地没得到民心所致。</p>

有老朱的旨意摆在那里,陈恪他们一行人到达湖州府。</p>

湖州大小官员表面上自是敲锣打鼓的欢迎。</p>

自然,无论潮州的这些官员如何欢迎,但他们却不能扰民更甚。</p>

船只停泊靠岸,所有兵丁于船上安营扎寨,没有命令不准下船。</p>

陈恪和汤和只带了数十人随同湖州知府到了湖州府衙。</p>

先不说这湖州私下如何,至少表面上算是清廉了。</p>

陈恪的江宁侯不值一提,但汤和可是堂堂的国公爵位。</p>

满朝上下能有国公爵位的能有几个,那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大人物了,可这湖州知府却并没有太过隆重的招待他们。</p>

只有些沿江常见的那种海鲜,加了一壶酒招待。</p>

这些东西放于内地或许算贵重,但放于这里,那可就太稀松平常了。</p>

“信国公,江宁侯,请。”湖州知府招待的倒是热情。</p>

道衍跟随陈恪和汤和下了船,本是让他随同一起去湖州府衙的。</p>

不管怎么说,道衍总归是跟来了,总不能半途再把他丢下。</p>

可道衍说什么也不跟他们过来,非要带了一个小和尚单独行动。</p>

道衍那人看起来没心没肺,就如弥勒佛似的,整天笑呵呵的,但骨子里却是个强势之人,也是有自个儿主意的。</p>

他认准的事情,可没多少人能劝说的下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