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朱棡出海(2 / 2)

“你若规规矩矩的,他们即便想给你使绊子,也没那个机会吧?”老朱反问。

朱棡即便是个普通人,犯些小错误,就是看在老朱的面子上,那些官员也会给他求求情的。

老朱出言,朱棡无言以对。

随之,老朱又问道:“你们两个的意见呢?”

老朱询问的乃是朱标和陈恪。

早些年的时候,老朱在外面打仗,是由陈恪带着下面的这些兄弟的,朱标已习惯了袒护着这些兄弟。

在老朱问及的时候,朱标习以为常的说出了最适合朱棡建议,道:“要不先让老三去宗人府闭门思过上一段时间,磨磨他的性子,之后再安排他去就藩。”

这么大的事情,只去宗人府闭门思过几个月就能解决,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朱标建议出口,朱棡欣然应允,连忙点头应道:“儿臣愿去宗人府,愿去宗人府。”

很明显,老朱并不满意这样的处理方式。

“狗改不了吃屎,其实去宗人府几日就能解决的。”

老朱否定后,转而询问陈恪道:“你说呢?”

怎么还让他说,这话怎么好说?

朱棡反正已得罪了,若只面对朱棡倒也没什么。

可老朱那些儿子都是不安分的主儿,朱棡这事儿很明显是会成为其他王爷的模板的。

太轻了,达不到老朱的要求。

太重了,又会得罪其他王爷。

“臣不知道,臣想不好。”陈恪打着哈哈拒绝。

但从那拒绝的语气中可见,陈恪这明显是知道不愿说的架势。

老朱完全不再给陈恪机会,再次逼问道:“想说什么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三双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陈恪,陈恪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了。

无奈,只能道:“是这样的,臣以为海外遍地是黄金,不如就让晋王殿下出海吧,”

朱棡他不是想要出海吗?给他个光明正大的出海机会,多好。

陈恪出言,老朱,朱标,朱棡皆都仅仅盯着他。

既已出口了,就没有只说一半的道理。

陈恪紧接着又道:“陛下还记得霍根说过,在海外很多地方还属史前之地,没有政权,谁先占据那就是谁的,晋王殿下若能在这些地方立稳脚跟,不仅可为海外贸易护航,还可占有那里的物资,更可让那里成为我大明的海外领土。”

说来说去,此事好处甚多。

本是要惩治朱棡,这样一来,反倒显得是给朱棡开疆拓土,为大明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好处说完,朱棡半信半疑,道:“像你所言,此事这么大的好处,你会这么好心?”

怎么?这是怀疑他在害他了?

他又那么龌龊吗?

陈恪微微一笑,道:“是,这是当然不会有那么多好处,相反会困难重重的,除了瘴气滋扰蚊虫,以及与大明差距甚大的气候条件外,还会有当地土著的敌对,言语不通,甚至是环境的不熟悉,这都会是极大的困难,但一旦在那里立下脚跟,那里未开发的荒地,便皆会成为你的后花园,想要多少就要多少。”

地广人稀,荒地自然也就多了。

霍根回来的时候,老朱曾把他留在宫中谈了大半夜。

对陈恪所言的这种情况,老朱当然是已从霍根口中听说了。

对那些没人拿的那些东西,老朱自是也很羡慕。

可羡慕鬼羡慕,那些东西想要取来可并并不容易。

一旦把朱棡派出去,那便将会是一段险峻之路的。

说到底,老朱还是心疼儿子的。

老朱不说话,陈恪却还一个劲儿介绍着海外的那些宝贝。

“这天下并非只有我大明,有很多可供人生存的陆地,被海洋隔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就如大明与倭国的关系,有些地方因之前未被发现,人口也不多,很多土地,地下的矿石都未被利用。”

突然,朱棡自行开口道:“父皇,儿臣愿意一试,待在太原着实有些憋屈,鞑子都被老四那里拦着,儿臣完全就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若出去能有此机会,儿臣愿意一试。”

朱棡脾气差,但胆量却不小的。

其实说来,也就是因朱棡这些王爷们本事太大,身上的力气没出发泄,因而才会把弱点爆发了出来。

若能给朱棡建功立业的机会,朱棡应该是能做好的。

让朱棡出去,老朱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

在朱棡的再三请求之下,老朱终于下定了决心,道:“行,出去的时候,把你那些护卫都带上,咱再给你配发战船以及海上航行的所有东西。”

都是出海,朱棡自己出去那是逃跑,而在老朱授意之下出去那可就是建功立业了。

且,这次该有的东西,都有了胜算也多了不少。

“依你之见,出海还需要些什么?”老朱询问了陈恪。

陈恪的想法中,可没有让朱棡一去不复返的心思。

因而,该配备的东西自是都得配备齐全。

“在带些火器过去吧,说不准会用得着,另外,还可在带些大明的瓷器,丝绸,茶叶之类,这些东西或许在当地站稳脚跟有些帮助。”

软的硬的都带了,到时候朱棡完全可按照实际情况软硬皆施了。

“这样,从神机营中挑选个百户所带过去,另外你再负责多为他们携带些火药。”老朱当即吩咐。

神机营在火器方面已训练有素了,而朱棡的那些护卫并不怎么接触过火铳。

即便给他们带上火器,他们若使用时,也会有些差强人意的。

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把人也给了他。

老朱细致的安排,更让朱棡觉着他并不是被发配,而是再去给大忙建功立业了,沾沾自喜地应道:“父皇,你就放心等着儿臣的好消息吧。”

对于大海,老朱是有本能的恐惧。

毕竟到了海上,所能依靠的只剩下船只了,掌控性比陆地可是差很多的。

朱棡兴奋,老朱脸上面无表情,道:“咱等着你的消息,有机会便记得给咱来信。”

海上传递消息会更难。

朱棡这一走,说不准一年半载都很难接到消息。

这也就是意味着,即便是出了事儿,老朱这里也很难在第一时间遣派出人手去救援的。

“是,父皇放心便是。”朱棡应道。

朱棡出海的时候,是陈恪和朱雄英朱允熥一块送出的。

而朱棡的家眷一直留在太原府中,并未查处,老朱也未再做惩处。

但在外人看来,朱棡此番出海已是被老朱做了惩处。

自然,在此事之上也就没人再做多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