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胜利在望(1 / 2)

 PS:新书冲榜,求推荐票!!!

大功率水泵在日夜不停的从巷道里把水抽出来,然后从水沟里排出去。.

河道里,武警官兵们在日夜不休地围堵漏水井口,无奈水流太急,短时间内也无法完成围堵工程。

工人被困在井下已经超过了二十个小时,在这二十个小时里,李泽庭一直在不停地忙碌着。而市委书记邱旭日,则反而成了李泽庭的参谋,跟在李泽庭身后,不时地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以供李泽庭参考。

或许老天也被感动了,雨越下越小,最终居然停了,一弯月牙挂在半空。这一刻,李泽庭眼望空中的月亮,第一次出现了感恩的心理。

“邱书记,只要不再下雨,再给我们二十四小时时间,下井口的巷道顶板就可以透气了。”李泽庭很是兴奋地说,“或许,二十四小时后,您就可以在这里看到脱险的被困工人同志们了。”

“是啊,老天爷也是站在我们这边的。”邱旭日难得的露出一丝笑容,“人定胜天,这就是最好的诠释。”

将近二十个小时的相处,邱旭日对李泽庭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了。邱旭日看过李泽庭的档案,知道李泽庭今年才二十三岁,可从李泽庭身上,邱旭日能够觉察到李泽庭的沉稳,这是在年轻人身上不可多见的。

而李泽庭身上不断冒出来的新创意,新点子,也让邱旭日很是感叹。

要不是采纳了李泽庭的建议,往通风管道里压入医用氧气,或许这个时候,井下被困人员已经不能够流畅呼吸。

要不是采纳李泽庭的建议,用通风管道输送牛奶和清水,井下被困人员只怕早就乱成一团了。

刚开始,李泽庭坚决让武警官兵分成两班轮换作业,每过六个小时,一班休息,另一班接着抢险,再过六个小时,让休息过了的班继续上,邱旭日还是不太看好。毕竟,在传统的观念中,一班都是认为人多力量大。

邱旭日又过指挥抢险经验,很快就看出来四百武警官兵采用轮换作业,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半以上。

这其实是后世里的企业管理家们总结出来的产煤理论,不足为奇。

河道里的漏水井口就那么大,四百多武警官兵堆在那里显得很是拥挤,反而无法最大限度发挥潜力。轮换作业,体力更足,也更方便作业!

邱旭日之所以敢让李泽庭担任现场抢险总指挥,也是有他的考虑。一来邱旭日自己就在现场,如果李泽庭又什么失误的地方,邱旭日可以及时纠正。二来邱旭日听李泽庭汇报工作的时候,显得胸有成竹,且提出了好几条建设性的意见,让邱旭日认为李泽庭又能力打赢这场抢险攻坚战。三来李泽庭比西衡县任何一个县领导都熟悉金溪煤矿,至少在邱旭日看来是这样的。邱旭日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临时换帅,是非常不明智地。

现在,邱旭日对李泽庭越来越有信心了。

果然,在煤矿事故发生的四十个小时后下午两点,李泽庭就兴匆匆地跑了过来。

“邱书记,下井口的巷道顶板已经透气了。”李泽庭布满血丝的眼睛睁得很大,看起来很是高兴,“再过两个小时,我们的抢险敢死队就可以进去救人了。”

“好,终于等到这一刻。”邱旭日一听,也是兴奋得猛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我要给抢险敢死队队员们提提气。”

“邱书记,听井下被困人员在电话里说,他们里面有个几个胆子大的年轻人中午趟水到了下井口巷道附近,只是因为淤泥太多,无法过来才返回高平台的。”李泽庭就笑着说,“那几个年轻人反映,他们可以隔着淤泥听到我们地面上的人的大声说话声音,以此推断,抢险敢死队顶多只需要打开一条十五米的淤泥通道,就可以救出被困人员。”

“你的意思是说大约四个小时后,我们就可以打开通道,救出受困工人同志们。”邱旭日就试探着问了一句,总觉得李泽庭跑过来不只是要告诉自己这个消息。

“邱书记,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在四个小时内救出所有井下受困人员。”李泽庭先是神情激扬地做了保证,随即却是有些斟酌地说,“省委高书记已经给我们抢险指挥部打了好几个电话,我先前都不敢给个确定的答复。”

“嗯,我知道了。”邱旭日算是明白过来了,李泽庭这个小伙子居然是在提醒自己要把握好这个和省委书记搞好关系的机会,禁不住有些哭笑不得。

“你这小伙子啊,平时挺稳重的嘛,没想到肠子里居然有这么多弯弯道道。”邱旭日笑骂了一句,随即说道,“我马上给高书记打电话。”

说完,邱旭日把李泽庭按在椅子上稍做休息,这四十个小时,邱旭日还真没见李泽庭休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