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小城镇建设思路(求推荐票)(1 / 2)

 “丁市长有没想过在大雁市大力推行小城镇建设?”李泽庭却是笑着问了一句……c

“小城镇建设?”丁高义愣了愣,“这和我主管的农业范围内有很大的关联吗?”

“最近的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上,不断有专家提出了推行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李泽庭微微一笑,“中央二号首长年初视察河东省的时候,也大力赞扬了河东省的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成就。”

“你想说明什么?”丁高义沉吟了半响,才问了一句。李泽庭的话让丁高义的心痒痒的,好像抓到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抓到。

“我认为中央很快就会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推行小城镇建设。”李泽庭笑了笑,“而且,很有可能上升到战略层面。”

“就算中央大力将小城镇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我们大雁市的农村经济并不发达,只怕也难做出大文章。”丁高义还是有些疑惑。

“任何一个战略性政策的出台,其具体的推行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李泽庭只好说道,“如果小城镇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也不一定马上能够在全国进行推广。而且,因为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战略也无法一概而论。所以,我个人认为,就看各个地区的小城镇的试点成功与否,然后才能进行复制和推广。”

“你确信小城镇建设会上升到战略高度?”丁高义颇为心动。这也难怪,常务副市长段庆明快要退休了,丁高义和欧阳民两个副市长都是接任常务副市长的热门人物。

丁高义虽然不是常委副市长,但资历很深,从基层一步一步做到副市长职位,在大雁市的各个区县人脉很广。

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丁高义能有所作为,自然可以为竞争常务副市长职位增添筹码。

“目前我国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多有利条件。”李泽庭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先摆出条件,“我国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为小城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20年的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9.8%。近两年,国民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今年国内生产总值7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7,8%。”

丁高义见李泽庭居然对这些经济数据信手拈来,也禁不住有些吃惊。

事实上,就算历史的轨迹不发生改变,中央关于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文件在一年后也会出现。李泽庭只不过是找了一些理论依据罢了,自然是符合大势。

“特别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首先,农业持续高速增长,摆脱了农产品长期严重短缺的困境。其次,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第=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农民基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我国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小城镇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机遇。”李泽庭显得胸有成竹,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