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赏雪吟诗(1 / 2)

乱世明臣 微云烟波 0 字 2021-08-29

 一起走了两日,上午的时候,天上还有太阳,刚到了午时,天就阴沉了下来,没多久便噼里啪啦掉下来密密麻麻的小雪珠,打在人的脸上,生疼生疼的。

苏珏叹息道:“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咱们要冒雪走了!要不然,雪再大一点,没准咱们就要被困在半路上了!”

秦青想了想,说道:“如今白日短,咱们每日只能走个二三十里,这会儿才走了一半,今日怕是到不了下一个驿站了,要不,咱们再往前走一段,看看能不能找个人家先借宿一晚!”这里面很大程度上,是秦青的那头驴拖慢了行程,当然,反正离考试还有两个月,就算慢慢走,十天也能到长安了。

苏珏点点头:“无咎说的是!”

又往前走了一段,地上已经铺上了薄薄的一层雪。非常可惜的是,路边压根没看到人家,眼看着雪越下越大了,几个人没奈何,正好看见前面有一座看样子已经废弃了的土地庙,几个人直接走了进去。

庙很破,里面的土地像已经看不清楚面目,歪倒在了一边,供桌也掉了漆,几条腿都被老鼠啃过,参差不齐。这边看样子已经很久没有香火了,供桌钱的那个一尺来高的鼎炉也歪倒在了一边,看着黑乎乎的。

柳元已经将骡子和驴牵了进来,系在了一根柱子上,它们怪怪的卧在地上,咬着地上的一些枯草。柳元沉默着将破烂的供桌砍成了一堆木柴,看着木柴分量少了一些,又出门从门口的树上砍下了一根粗大的枝桠,拖进了庙里,也处理成了柴火。

那个脏兮兮的鼎炉也被柳元拽了出去,打算找处水源清洗一下。

而侍墨也已经掩上了庙门,很熟练地将庙里打扫了一遍,又生了一堆火,庙里立刻让人觉得暖和了起来。

几个人坐在火边,侍墨拿着苏珏刚刚脱下来的大毛的斗篷,小心地在火上烤着,生怕一个火星溅起来,在斗篷上烧出一个窟窿来。

秦青有些惊讶地看着侍墨的动作,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世家与寒门的区别。旁边小弥显然有些无措,他从来不知道,书童也要做这许多事情,他转头看着秦青,眼睛里有些慌乱,秦青苦笑了一声,拍拍他的头,没有多说什么。

秦青不过是鄞州韩氏的远亲,他的母亲是韩家的旁支,父亲去世后,便带着他投奔了韩家,靠着韩家每年给族人的供给,还有母亲在家里做针线的出息过日子。他在韩家的家学里面读书,为了出人头地,他非常用功,因此,很得家学里的先生欢心,这次,他能够获得推举的名额,也是家学里的先生极力为他争取而来的。

家学里获得推举的还有几个人,他们看不起秦青,跟他也不亲近,本来说好了几个人一起结伴进京的,结果,那几个人约好了,年前就出发了。虽说族中会给予进京赶考的族人一些盘缠,可是,那显然不能支持他们在京城的吃住花销。

因此,虽然领到了钱,秦青最后还是没有和那几个人一起出发,而是选择了年后自己往京城赶,这样,起码能省下一两个月的租赁房子和吃饭的钱。

韩家在鄞州还算不错,可是,出了鄞州,也没什么了不起。以前看到韩家的排场已经让他觉得钦羡,如今见得苏珏这般,便是出门在外,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被下人们服侍得舒舒服服的,更是惊讶于苏珏的出身。

几个人围着火堆坐下,一边烤着火,一边说笑。

秦青颇有文人风骨,说道:“值此雪景,正该围炉温酒,对雪吟诗才对!”

苏珏也是抚掌一笑:“无咎兄果然是雅人!侍墨,去,将那瓶梅花酒取过来,我要与无咎兄共饮!”

侍墨很快拿来了酒瓶,并两个精致的青瓷酒杯,给两人把酒斟上,这才退开。

秦青看着杯中清冽如山泉,闻着也有一股清冷的梅花香味的酒液,不禁问道:“这梅花酒是怎么酿制的,愚兄见识浅薄,竟是没有听过!”

苏珏笑道:“不过是我自己瞎琢磨出来的!这梅花酒乃是用了那玉泉酒,到得冬天的时候,采集半开的梅花,用纱布包好,浸入酒中,再将酒瓮封好。这还不够,需得将酒瓮埋在有百年以上树龄的老梅树树根下面,埋上两三年,方能借得梅花的一缕冷香,压下那烈酒的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