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如何封赏?(2 / 2)

重塑国魂 世纪红爵 5589 字 2019-08-14

“宗室怎么了?人家凯泰一个亲王贝子,愣是做了何绍明的马弁,不也上了战场?”

军机处内拍桌子瞪眼,吵闹不休。。眼看着就差上演全武行了,军机首辅翁同龢终于忍不住了。一声冷哼,双目一扫,房内顿时安静下来。

“赏是肯定得赏的!”这翁老中堂第一句话便定下了调子。

“官位不能再升了,年纪轻轻的别让咱们给捧杀了。爵位也差不多到头儿了,想要升男爵起码得过了而立吧?这银子他何绍明又不缺,诸位琢磨琢磨,到底该如何封赏?”翁同龢满脸愁容道。也无怪他老人家愁,这朝廷里上到皇帝光绪下到军机章京,有一个算一个,都吃不准该如何赏赐。

这何绍明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已经是从一品的提督了,爵位也不低,照理说不该再升了。可这该死的金丹道,居然搞什么‘开国府’,不要脸的杨悦春坐北朝南愣是登基称帝了。几个清流前番上书,说照理来说,这何绍明平定金丹道作乱,等于是灭国的功劳。

年轻的光绪正宠着何绍明呢,闻言一高兴,当即就要拍板提升何绍明为盛京将军。。当时翁同龢差点儿没昏厥过去。这道圣旨一下,不说别的,打老佛爷那儿就通不过。眼下帝党还薄弱的紧,在外不过有了关东军这么一只新军的支持,还不如树大根深的后党对手。这事儿一个处理不好,保不齐老佛爷一发怒,直接变成了帝后二党的摊牌。

吓得翁同龢苦口婆心好通劝说,这才打消了光绪的念头。闹得正志得意满的光绪拉长了脸,老大的不高兴,拂袖扔下句话:“既然如此,那这事儿朕就交给军机处商讨吧。可有一点,若是慢待了功臣,打朕这儿就说不过去!”

翁同龢这一番话说出来,众人不免乍舌。不升官,不给爵,银子人家还不缺,这样还怎么封赏?为难之下,一个个纷纷眼观鼻、鼻观心,闷声不语韬光养晦起来。

好半天,诺大的军机处鸦雀无声。眼见如此,翁同龢可不乐意了,老中堂一拍茶碗:“诸位,大家伙儿可都是军机大臣,是为皇上解忧的。。朝廷给大家伙儿那么多的饷银,不是让你们来当闷葫芦的。怎么着?言语一声儿吧?眼瞅着就要过年了,这么点儿小事儿讨论一个月了,今儿无论如何得出个结果。否则谁也别回去了!”

众人纷纷对望,好半天,才有人出言道:“照我看,这提督也不小了,他何绍明年纪也实在是年轻的过份。我听说这何绍明娶了三位夫人,其中还有个洋婆子……不如这样,给他夫人个诰命,也算丰厚了。”

“年轻人正是虚火旺盛的时候,不如从教坊司挑几个美貌的清官人……”

“放屁,何绍明可是长顺的女婿,你这不是等着长顺打上门来么?”

“实在不行给他抬抬旗?”

好一番商量,封赏拿出来了。把何绍明从汉军旗生生抬到了上三旗,又给何绍明的三个老婆封了诰命,宫内稀奇的古玩字画赏赐了一大堆。尽管在帝党看来是在是单薄了一些,眼下旗籍也不怎么吃香,可起码面子上算是对得起何绍明的功劳了。。

生怕何绍明不满意,帝党又差了七老八十的额勒和布中堂,带着封赏以及光绪满含期盼的一封亲笔信,过了年就要赴辽阳关东军军营。帝党打的好算盘,不给官儿,银子你还不缺,瞧着这千里送鹅毛的人情,你何绍明起码的感动一二吧?

天津,智力总督府。

签押房内,日前方才回师的聂世成恭敬地垂首立在堂下,汇报完毕,准备聆听李鸿章李中堂的训话。两侧坐着一众北洋幕僚,张佩纶、杨士骧等人赫然在座。

坐在上首的李鸿章摘了官帽,吩咐人将炭火盆撤去,思索了下出言道:“这么说,那关东军战力如何,功亭并未亲眼见到?”

聂世成回道:“回中堂,那日大风,咱们淮军照例休整,少有兵丁出营走动。一众管带以上军官,全被何帅请去赴宴,始终不得离席,只听得外头枪炮密集,不出半个时辰这乌丹就攻下了。下官以为,关东军战力不可小觑。”

李鸿章若有所思点了点头,挥手笑道:“功亭一路车马劳顿,且先下去歇息吧。来日老夫为尔等出征将领摆庆功宴。”

聂世成领命道谢,退了出去。

其他幕僚等人也纷纷告辞,忙活各自的事情去了。

“中堂,要我说这何绍明在玩儿障眼法。淮军、蒙军攻城数日,死伤无数也没攻下。他何绍明几个时辰的功夫就攻下了?嘿,什么醉酒妄言,将士用命,都是做给咱们瞧得。无外乎不想让咱们探知他的底细罢了。”一袭白衫,冬日里还拿着折扇的杨士骧待众人退下,便冷言道。

“不对啊,照理说他何绍明练军有成,正该是满世界展扬的时候,怎么玩儿起韬光养晦来了?难不成是怕老佛爷忌惮,夺了他的关东军?”张佩纶皱眉道。

杨士骧刷地合了折扇,冷笑道:“要么,这何绍明是得了长顺的指点,知道韬光养晦了;要么,他在辽阳又是开厂矿又是练新军,这不正应了那句‘高筑墙、广积粮’么?就怕回头来个‘缓称王’!”

此言一出,屋内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直没出声的李鸿章思索了下,笑笑道:“既然瞧不明白咱们就且看来日吧。大清这破房子老夫裱糊着是越来越费劲了,拆东墙补西墙的,保不齐哪一日就得倒塌了。他何绍明想干嘛不是咱们该琢磨的,万事不是还有西边儿那位瞧着呢么?”说着李鸿章对西面瞟了下眼睛,苦笑道:“那位一边儿用着咱们,一边儿防着咱们。如今咱们北洋尾大不掉,成了众人的眼中钉,老夫倒巴不得他何绍明站出来替老夫分分担子呢。”

见李鸿章一副混不在意的样子,杨士骧皱眉道:“中堂,您就不怕养虎为患,北面儿的万一要是曹操、王莽之流……”

李鸿章撑起身子,年纪大了,坐久了难免腿脚有些不过血,身子摇晃,身为女婿的张佩纶急忙抢上前扶住。李鸿章缓了缓,这才迈动步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咱们个人顾个人吧。哪天老夫一蹬腿,这北洋就得散架子。诶……”挣脱了张佩纶的手,老迈的李鸿章驮着背慢慢朝后堂踱去。

望着他的身影,杨士骧、张佩纶二人对视一眼,心中均道:“中堂老了……”

<style>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