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一 捷报!这回是真的!(2 / 2)

重塑国魂 世纪红爵 6221 字 2019-08-14

正说话间,就听外头响起急促的脚步声。黑着一张脸的张佩纶出现在门口,脸上表情愤恨异常,直直地走过来,将手中几乎攥出水的电报纸递上去,随即一言不发地站在那儿。

李鸿章疑惑着,接过电报纸,上下看罢,顿时脸涨得通红,嘴唇颤抖着,吼了一声:“叶志超……该杀啊!”随即眼睛一黑,身子直挺挺地朝后仰倒。

“中堂!”“中堂!”

二人抢上前扶住李鸿章,慌乱中,杨士骧瞥见电报一角,只见上面依稀写着:“……朝鲜糜烂……叶志超丧胆,引兵溃败……一路战损、走失者不计其数,两万守护平壤之军,汇集义州者,不足八千……”

不足八千!北洋的另一条支柱也坍塌了!

“……幸得关东军援手,救溃乱之淮军于水火,于宣川设伏,激战半日,全歼倭第五师团之二十一联队上下两千余……”

杨士骧心中咯噔一下。。他担心的事儿终于发生了。若是举国皆败,那大家伙大哥别笑二哥,都是一个德行。就怕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在这局势之下独独就能打胜仗。两厢比较之下,享誉二十年的北洋必遭诟病。保不齐,就得散架子!

杨士骧瞧着已经昏厥过去的李鸿章,紧紧攥了攥拳头:“关东军……何绍明……为了中堂,北洋不能垮!”

同样是中堂,李中堂看罢电文就地昏厥,可京城里的翁中堂却一蹦三尺高,一下子年轻了三十岁仿佛,一路连跑带颠地朝乾清宫跑去。

“皇上,大喜啊,大喜!宣川打捷!关东军何绍明挥军渡江,于宣川设伏,痛击倭寇,一战歼敌两千多人,小日本的二十一联队被打绝种啦!”得了宣见,翁同龢少有地失了礼数,半分也没有当朝首辅的威仪,用最快地速度小跑着进了宫内。

嘡啷一声,激动中的光绪站起身,袖口带掉了一块上好的砚台。“此话当真?”年轻的皇帝甫一听之下,分外惊喜,可旋即又冷下了脸。。前些日子叶志超玩儿的那手虚报战功,生生扇了他一巴掌,分外没面子。是以,真惊喜之中有些迟疑。

翁同龢已经抢到在地,一边平复着喘息,一边仰着头,满脸的兴奋道:“皇上,这回可错不了。何绍明、聂世成、马玉昆、袁世凯等联名上了电文,关东军将宣川杀了个尸山血海,小日本的联队长武田秀山都给击毙了……”

“好!好!好!”光绪连叫了三声好,没叫一声,就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本是苍白的脸刻下已经潮红一片,眼神如同翁同龢一般,全是兴奋。这些日子,可苦了这位年轻的皇帝了。初掌大权,本应该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政令调度电文,雪花一般飞往各处。可先是平壤失陷,而后是北洋水师大败,再无出海战斗的能力。这两遭惨败,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扇了光绪一个乌眼青!到了这会儿,光绪才愕然发现,即便控制了中枢,可这战该怎么打,又是如何调度,如何筹措粮饷,如何布防,他心里头一点儿头绪也没有。战事急转直下,小小日本狠狠咬了大清一口,撕下血肉露出骨头。。这几日光绪也是茶饭不思,心里头一直琢磨着当初慈禧撂下的话,若真是力有不殆,他还得乖乖地交出大权!是以,这场十成十的大捷,顿时让他有久旱逢甘霖之感。

堂下跪伏着的翁同龢也是如此心思。胜了,不管战果到底如何,这两千人有没有水分,起码可以稳住局势了。至于先前的失败,那都是北洋的失败,都是李鸿章的错,跟帝党,跟皇上一点儿关系没有!还别不服气,你北洋一路败北,人家关东军刚上战场就传来捷报,这怎么解释?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北洋李鸿章的错!而关东军何绍明,那可是皇上一手提拔起来的。

想到这儿,翁同龢扬起脸,舒展了满脸的褶子道:“关东军何绍明有此大捷,全靠圣主慧眼识人,若不是当日皇上拨冗提携,哪来的今日关东军挽狂澜于危难?说到底,圣君一出,匡扶社稷,中兴大清,四海承平的日子就不远了!”

光绪自个儿也是得意非常,骤然想起翁同龢还跪伏在那儿呢。急忙上前搀扶起,笑道:“这还不是靠了翁师傅?只要此劫过去,朕定当厚待翁师傅……北洋无能,李鸿章无能,竟然让小小日本欺负到我大清头上……翁师傅,此战之后,北洋就归你统带了……何绍明……何绍明当赏!重重的赏!升盛京将军!赐头品顶戴三眼花翎,黄马褂,紫禁城骑马!另加少保衔!再加征倭钦差,统带辽地各部。翁师傅,您看如此可好?”

“皇上英明!有此赏赐,何绍明必定对圣上感恩戴德,戳力而战!”

随即二人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这会儿,在这君臣二人看来,日本不过如此,大清之所以败了,完全是因为用人不当!而这些过错,直接可以推到西边儿那位身上去。只要帝党用对了人,这战事立马就可以转回原来的轨道。

堂内上演着君臣相惜的一幕,只是,他们似乎忘记了,头些日子这俩人还算计着何绍明的关东军来着。算计不成,便放任后党打压。也许在他们心中,这些也全是后党、李鸿章的错。

京城的地方就这么邪性,无论多么私密的事儿,哪位王爷被老婆打了,谁家贝勒欺男霸女了,哪位大臣偷偷养外室了,这些事儿第二天一准公之于众。就算是大内禁宫,想要隐藏住,也是万分艰难。

更何况,这回传来的是好消息。所以,不出半日的光景,京城上下便风潮涌动起来。无论是提笼遛鸟的旗人,还是市井坊间的小老百姓,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关东军,张嘴就道一句辽南何帅。

“何绍明那是没得说,从平金丹道到千里奔袭汉城,那是这个!”说着一挑大拇指。“所以,何帅发回来的捷报,一准是真的!”

“我可听兵部的说了,关东军上下两师新军,三万多号人!了不得!只要开赴朝鲜,打上十次八次这样的胜仗,小日本就得求饶!”

“北洋不中用了,李鸿章不中用了!何绍明何帅一出,平定朝鲜指日可待!”

一番纷纷攘攘之中,也有些不合时宜的声音。

“可是何绍明没有水师啊,拿什么去敌小日本的大兵船?”

“报纸上说,小日本六个师团,十来万号人。关东军才三万,这仗啊,我看悬……”

“……听跑回来的那老六说,关东军上下都不留辫子,万一要是造反……”

只是,在一片大好之中,这些不和谐的声音都被自动过滤掉了。帝党又活跃起来了,京师沸腾了,全天下沸腾了,所有人就一个心思,小日本不过如此!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