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议和(2 / 2)

北洋 戒念 5277 字 2019-08-14

李鸿章和恭王奕訢也不是铁板一块,也许是出于保护自己地缘故,恭王奕訢在出任军机领班之后,只与李鸿章进行过一次会面,而且谭延闿也注意到恭王奕訢似乎刻意的保持他和李鸿章之间地距离。这一手也不知道是做给慈禧看得,还是真的如此,反正这种游戏也算是继承曾国藩的老套路,就算李鸿章和奕訢拾起来玩苦肉计也不算稀奇。

日本的停战条件究竟如何?这不仅是中国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西方列强至为关心的问题。各国“皆在飞耳张目,百方探索,甚至间或发出揣摩臆测之说”。清政府的代表李鸿章更是想急于知道日本的条件,伊藤博文与陆奥宗光经过洋细讨论和周密策划,早就拟好了媾和条件的条款,但在是否公布条款的问题上,二人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陆奥主张:“公开发表或暗示对中国的要求条件,以便使欧美各国预先予以默认,防止日后发生误解。”伊藤却认为:“一旦把中日媾和条件向外发表,则难免遭受外国的一些干涉,这一点必须认识;同时,我国先向各强国公开发表对中国要求的条件,本为取其默认,但却反有诱发他们事先干涉的机会。”

日本大本营和议院原本更加倾向于伊藤博文的意见,不过就是日本方面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朝鲜陆战上遇到这么大的阻力,原本两个月后就要展开的第二陆上作战计划也不得不终止,更因为李鸿章的大手笔军舰采购成功而被迫同意休战展开谈判。这样一来无论是伊藤博文还是陆奥宗光原先设想的基础,到现在都已经并不存在了。

当初叶志超贪生怕死,使得日军在朝鲜战场上如同势如破竹,王文昭等人赴日谈判未果,就是因为日本想要最大限度的摄取战果——他们押上的是一国的国运,在陆奥宗光和伊藤博文等人看来,就是从清朝身上割下再大的利益都是理所当然的。可惜日本的算盘在开始的顺利之后变得异常艰难起来,尤其是北洋水师在数十天之后有可以进攻日本本土的能力的时候,陆奥宗光和伊藤博文果断的放下先前的争执,统一口径联手压下了议院的反对声音,立刻选派人选制订谈判计划。

李鸿章和陆奥宗

都明白对方手中握的是什么底牌,相对而言此种情况为不利的,偏偏两人之中李鸿章的压力最大,最急于完成谈判——慈禧太后最急于完成谈判,当然想要在几天之内完成谈判显然是不可能的。

李鸿章和陆奥宗光在上海的交锋,谭延闿是不会注意到了,恭王奕訢已经准其休长假。在明年会试之前可以不用回来。当然前提必须是恭王奕訢还在总领军机,不过恭王复出后也不会这么快便下台。谭延闿最后接到的一个消息便是——日本陆奥宗光提出朝鲜独立,中国必须撤出所有部署在朝鲜地兵力;赔款六千万两白银……没有谭延闿印相中割让中国台湾领土地条款。赔款数额当然可以讨论,最后未必是六千万两,所以最终赔款数额也绝对不会达到历史上的两亿两之多。

不过即便如此,在谭延闿的眼中,李鸿章很难将赔款地价码打压到四千万两以下,除非他肯撕破脸皮继续打下去。这一场战争应该说中日两国都是输家。中国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输家,而日本亦不好过——日本明治维新的标志成果日本联合舰队几乎精英丧尽,而且战争开始后发行了巨额债券,并且也向英国等列强借债,不过就是没有中国这么多罢了。

由于战争结束的时间要比日本大本营计划的早上了许多,战争经费并没有达到一个不可以承受的地步,日本地目标争取在五千万两达成协议,这样一来所有的损失都可以得到弥补。并且还有些赚头。应该说在赔款上日本并没有有太过份的要求,这也是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等人讨论过后定下来的基本政策——他们不希望过分的激怒李鸿章,一旦那四艘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战舰到达中国,联系到离谱的战争代价。也许李鸿章会破釜沉舟再次和日本开战也说不定,所以稳住李鸿章便是稳住日本目前所获得的所有利益。

十月十四。谭延闿奉父命携妻南下,途中路过上海恰逢李鸿章病重前往拜访,而中日会谈则由李经方全权代理——慈禧太后已经有意让谭钟麟接替李鸿章成为新地直隶总督,谭延闿此次南下便是代其父交代好两广事务。按照体例,直隶总督必然要兼任北洋大臣,也就是说属于李鸿章时代的北洋已经过去,下面迎来的便是谭钟麟的北洋时代,作为实际主持谭钟麟工作地谭延闿来说,他将会获得一个更加强悍的平台来施展自己地才华。

李鸿章虽然在病中,依旧接见了谭延闿,两人密谈近两个小时后,才结束见面。不过在随后的中日谈判当中,李经方在老道的陆奥宗光面前表现的极为强硬——朝鲜可以独立,中国将会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不过因为战争完全是由日本联合舰队在牙山伏击北洋水师所挑起,中国付出的战争赔款必须控制在三千万两以下。

三千万两是绝对不能满足日本的胃口的,这比日本在这次战争中付出的还略低一些,陆奥宗光表示绝不接受,并且还极力游说英、俄、美三国公使。因为这次日本率先挑起战争,并且在作战中并不是非常出彩,甚至到了后期还有种岌岌可危的形势,所以英国政府已经终止了与驻英国公使青木周藏关于英日关税的谈判,而且英国也不希望日本过于强势,驻华英国公使欧格纳更加倾向于平衡政策。

至于俄国因为日本发动战争原打算可以得到朝鲜的出海口的,结果中国败的太快,居然将朝鲜给弄丢了,为此俄国人还要想办法从头开始在日本的嘴里将朝鲜再掏出来。对此,陆奥宗光非常明确的拒绝了俄国关于在朝鲜谋求出海口的要求,俄国由此转而支持李经方关于战争赔款的提议。

说起来弱国无外交,作为这次战争的两个主角中国和日本根本没有办法来主导这次和谈的进程,日本的野心和中国即将到来的现实威胁,再加上陆奥宗光最不愿意看到的第三国干涉,使得日本有些举步维艰。无奈之下陆奥宗光在战争赔款问题上采取了一定的让步,开始降低赔款数额,经过与伊藤博文的紧密联系商谈后,决定以四千万两白银为底线,争取五千万两的赔款,这样可以保证日本发动这次战争在短期内不会因为财政赤字而陷入困境。有了四千万两便可以弥补所有的战争开支和损失,并且还有近一千万两的盈余,而在这次战争中所获得的最大好处便是收获了朝鲜,这样一来这个结果还是可以被日本所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