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重组(2 / 2)

北洋 戒念 5297 字 2019-08-14

谭延闿听后却有些沮丧地说道:“难道孩儿跟常熟是八字相克?!恭王奕訢还调孩儿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专门来进行各国列强对日本施压之事的谈判。”

“呵呵,翁常熟是什么样的人,为父是最清楚不过地了。他一向讨厌与洋人接触,以前他就进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结果每次与之通信都有‘日伍犬羊,殆非人境’之语。为父虽然也讨厌和洋人打交道,不过既然占了那个位子,就是不愿意也要愿意。须知各国列强一向蛮横,你越是躲避麻烦越大,倒不如快刀斩乱麻,遇上一事结一事来得干净……现在大清连小小的倭人都斗不过了,那各国列强岂不是更加气焰嚣张,你看着吧以后有常熟受得罪!”谭钟麟冷冷的笑道。

“父亲身兼北洋大臣,日后也是少不了要受这闲气的……依父亲所见,这张清单该如何处理?”

“组安。为父不可能一辈子都守着你,就算如此为父也是要犯错误的,以后这些事情你知会为父一声就可以了,若是太过出格为父自然会提点出来……”

谭延闿沉思了一会说道:“孩儿还是见见李合肥吧。这张单子也让他看看……罗丰禄等人是必须要交出去的,文廷式既然盯上了他也就是常熟盯上了他。况且这种人在北洋,非但帮不上忙还会给我们添麻烦……除了罗丰禄之外,孩儿还有几个标准,只要符合地就借此机会除掉他们,其余的不妨放着先看看,毕竟北洋乃是国之精华,现在重整北洋也需要人不能一竿子全给打死了……天津机器局、江南制造局这是北洋两大武器装备的制造核心,这种地方是绝对不能出差错的,至少那种造出来的炮弹响不了的荒唐事绝对不能在我们这里出现,所以孩儿需要对此进行彻底的检查,凡是涉及到的就地清除!旅顺、威海卫连同北洋水师地根基刘公岛,这是北洋海防的核心,孩儿打算在此下手重整兵备,依据叶志超等人在朝鲜战场的表现,估计这些地方的将士从上到下也都烂地差不多了……尤其是旅顺,这个位置向来为俄国人所注意,若是哪天俄国人用强的话也不能像叶志超那样不等别人动手就一溃千里……”

马上就要真地接手北洋了,这就意味着李鸿章遗留下来大量的有形物质遗产全部要继承下来,如果全是李鸿章的老人,那恐怕谭氏父子会成一个空架子,不要说谭延闿不会容忍这种事情,就算谭钟麟也咽不下这口气,老头子的强势只会在最有利的突然时机爆发,就像福建臬司何兢那样死得没头没脑的。既然已经定下了要在一定程度上敲山震虎的效果,那这次文廷式弹劾正好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真是应了那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古话了,呵呵,没有想到自己也要开始运用权谋为未来争取生存空间了……”谭延闿心中苦涩的想到。尽管他手上背着很多人命,在官场上也名目张胆的抄了很多人的家,流放发配的更不知道有多少,还有更多的人因为他掀起的风暴被别的人做顺风船弄得家破人亡。可是栽在他手上的人不是贪官便是毒贩、赌庄老大,这些人坏事做绝死有余辜,这并不是属于权谋的范畴,至少在他心中是不这么看的,他心安理得。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为了尽量完整的接收李鸿章留下的基业,避免翁同龢一系人马从中破坏以至于将北洋肢解的七零八落,更要防备李鸿章时代的老人在他接手后来个阳奉阴违——这种威胁

闿看来比翁同龢一系的威胁更加实际。只有将北洋合成一只拳头,他才会在朝廷中有更多的话语权,这同样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升官机会——谭钟麟的岁数实在是很大了,估计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的位子不会做太久,他要和时间赛跑,至少要做到将北洋军队打上他谭某人的烙印。

谭延闿将他整合北洋的计划大致和谭钟麟说了一下,在他看来像北洋这样非常特殊地组合体,可以简化成财政和军事两大方面。财政是以盛宣怀为领导地各种洋务产业。谭延闿现在因为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也不想动盛宣怀。至少在两三年之内还是要和他和平相处的,不过只要和军事相关地产业他必须整合到天津机器局和江南制造局两大中心当中去;至于军事他第一次提出了创办新式陆军以取代已经腐朽到极点的李鸿章时代的淮军,并且还要借着甲午战争军费结尾未能扫清的功夫。从翁同龢的手中再扣出一笔款项用以重建北洋水师……

谭钟麟对于儿子的这些盘算都十分赞同,尤其是这个计划明显看得出是谭延闿在他面前现想出来地,还能够说得这么有主次,前后轻重也大致描述的非常清楚。北洋的立足根本是什么?首先是军事,能够将李鸿章留下来的军事根基全部把实了,那才是获得了北洋的精华。对于谭延闿抛弃旧有的淮军重建现代陆军和重建北洋水师,这两个方向他还是非常赞同的。

“甲午数次海战,北洋水师几乎飞灰烟灭支舰不存,不过幸得合肥最后购买了四艘新舰,这才算保住了北洋水师的种子……组安,你打算重建北洋水师还需要购舰么?短时间内朝廷是不可能批准采购新舰地……”谭钟麟缓缓的说道。

“因为赔款,估计短时间内朝廷是不可能批准采购新舰,但是我们也必须努力争取。至少也要做好相关准备,尤其是水师高级将领的培养,巩固好现有的海防设施……已经得到朝廷驻英国公使龚照瑗地确切证实,日本已经向英国提出购进两艘前所未有的战舰。现在有一艘已经在英国开工建设好几个月了,估计其排水量将会超过一万两千吨……嗯。这相当于一艘定远加上两艘致远地个头,不过上面的火炮相当于两艘定远,甚至会更加强大……”谭延闿努力用老头子能够听得懂的话来描述日本正在建造中的超级巨舰。

谭延闿对海军并不是很熟悉,但是战列舰的名词在今后数十年间所代表的含义他还是非常清楚的,而在这个时代仅他所见到的济远舰而言,包括各种有关日本海军的书面情况介绍,这些资料都让他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有着超越同时代人的优势——现在中日两国所使用的战舰,包括北洋新购进的这四艘新舰,这些都已经过时了。

通过龚照瑗的情报,日后海上霸主战列舰已经渐渐显露其狰狞的面目,谭延闿不清楚现在英国已经服役的君主级战列舰是不是他印象中大名鼎鼎的“无畏级”战列舰那号的划时代战舰,但是日本那艘已经开工并且还有一艘准备开工的战舰毫无疑问是紧跟时代潮流的“仿君主级”战列舰。这种不属于英俄等列强国家的战舰一旦出现在远东的海面上,就意味着中日两国的海军之间将会呈现出一道巨大的鸿沟。

其实最让谭延闿担心的莫过于这次甲午战争和历史上的有着太大的出入,日本就像一锅煮开的水,还没有沸腾便被强制灌了半锅凉水并且还将锅盖焊死在锅上,他不敢想象一旦日本拥有了这种类似“君主级”战列舰的强力海上杀器,还会不会发动第二次甲午战争?!这对于谭延闿而言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现在的北洋大臣是他老子,李鸿章已经不在了,一旦碰上这种倒霉事,这不是逼着他们谭氏父子做历史罪人么?!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谭延闿才决定修改自己的前进路线——新建陆军固然重要,但是重建北洋水师使其有能力在日本获得新舰之后还有一搏之力,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非常值得庆幸的是,英国的“君主级”战舰也不是一天就变出来的,按照他所掌握的定远舰建造周期快要达到三年的时间,可以想象就算在英国人那里造这种最先进的战列舰,那时间至少也要接近四年的时间,等到日本手里形成战斗力并且与其野心相配合之后才能够形成的威胁来看,至少在四五年内北洋水师应该还算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