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虎头蛇尾(2 / 2)

北洋 戒念 5252 字 2019-08-14

朝鲜的起义碰上了日本的正规军,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日本陆军最大的收获便是从朝鲜起义军手中缴获了不到两千支188式步枪。这种步枪虽然不能和九三式相比。但其性能在日军眼中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从谭延所掌握的情报看,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虽然比六年前要强上不少,但受制于国内的工业基础依然停留在比较低级的层次。而撤退到朝鲜北方地起义军残余虽然成不了什么气候,在谭延眼中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棋子,北洋将会为其提供最基本的补给,维持他们的存在。

“这张照片是谁的?”谭延有些疑惑的问道。

为了显示出谭延对张之洞的重视,刚刚坐稳山东巡抚的沈静被谭延拉来作陪,随后又和张之洞一同进京。这位新晋巡抚带着谭延的银票在京师当了一把散财童子后,本应该坐火车赶回山东济南的,可神神秘秘地回到天津给谭延带来了一张身穿西装的女人照片。

沈静慢慢了喝了一口茶说道:“这是中堂大人托我带给你的。至于照片上的这个女人,你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这是珍妃!”

“珍妃?!”谭延听后有些大吃一惊,随后他拿起照片再仔细的看了半天,照片上地女人身穿瘦条西装。头戴鸭舌帽。站在一只假梅花鹿身边,手里地手杖俏皮的点在梅花鹿地脑袋上……照片上的女人本来长得有些平常。但现在看起来还算是挺不错的韵致,可惜谭延左看看又看看还是将照片仍在的桌子上----光绪皇帝他见过不少次,慈禧太后他见的次数就更多了,可惜珍妃这个人是皇帝老婆,不轻易见人的,谭延自然是没有见过。

“珍妃自光绪二十年牵扯了鲁伯阳购买四川总督一案,险些造了慈禧太后的杖责。颇为安稳了一阵子,近来随着光绪皇帝下定国是诏,有收权之意之后,听闻渐渐张扬了起来,甚至听说在窦纳乐觐见地时候,还受了张萌衡的鼓动,非要身穿洋装一同陪皇帝接见外使……她暗中出资给一个戴姓的太监,在正阳门外开了一家照相馆,这张照片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珍妃进宫之时才十三岁,卖给鲁伯阳四川总督之时也不过才十七岁。小小年纪就敢学着慈禧太后卖官鬻爵,这个小女孩假以时日等慈禧太后死了绝对又是一个慈禧太后!更何况光绪皇帝到现在还没有子嗣,身体也不是很好,到时候……嘿嘿”沈静有些冷笑的说道。

光绪皇帝虽然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但是他四岁登基,到现在已经做了二十六年的皇帝。他的老祖宗曾经创下过在位六十一年、六十年的纪录。尽管史书上说过尧舜在位百年,但那终究是传说,目前能够查清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就是光绪皇帝的这两位老祖宗。如果光绪皇帝能够活到七十岁,那就可以再次打破这个纪录,不过以谭延的眼光看来,不说历史上如何如何,就他地观察。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光绪皇帝是绝对不可能活到那个时候的。

谭延做出光绪皇帝寿命有限的判断不是基于他前生的记忆,而是因为光绪皇帝活着“太累”----他如果是一般人的话还好说,可惜他是皇帝,没有权力地皇帝连人生最后一点快乐也被剥夺了。忧郁才是光绪皇帝生命的最大杀手,不管他前生记忆中关于光绪皇帝的死因是不是被毒死的,仅凭这整天一幅愁眉苦脸的模样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绝非长寿的样子。

不过有意思的是,光绪皇帝和翁同一样,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孩子,这就非常不正常了。尤其是生在帝王之家,他谭延结婚没有孩子地时候还成天被人惦记着,作为皇帝的光绪,这乐子可就大了。谭延知道翁同的政敌们对老翁同学有个非常恶毒的称呼“天阉”,这个确实是够恶毒的,不过也反应出了翁同身患隐疾的事实光绪皇帝没有孩子在翁同心中是极大的忧患,谭延凭直觉就能够感觉到这种忧虑----据他所知历朝历代的宰相中,除了那些命运多桀和半道被杀的宰相之外,翁同可能是唯一一个在位如此之长却没有子嗣的宰相,尤其是作为帝师。这问题可就十分严重了。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说这种闲话了,碰上这种倒霉事,最为无辜地人当属老翁同学,再往下算自然是光绪皇帝的那几个老婆。

谭延皱了皱眉头问道:“这张照片是从哪里来的?!”

“景仁宫的那个戴姓太监和他的主子一样都是没有脑袋的憨货,像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遮蔽一些。还在正阳门外买下了一溜三大间的店铺。而这照片就堂而皇之的贴在那里……珍妃虽然还没有到出宫的地步,外人也不知道这张照片上地人就是光绪皇帝的宠妃。不过紫禁城才多大啊?一个太监在外面开照相馆,还这么招摇,能不被人认出来么?这是李莲英交给我的,中堂大人也过目了……”

“我父亲怎么说?李莲英给你照片又是什么意思?!”

“中堂大人没有说什么,只是让我将照片带给你,而李莲英那边有些阴阳怪气的,说珍妃让张萌桓家的厨子进宫做西餐是在抢他地饭碗……”

谭延听后微微一笑说道:“抢李莲英地饭碗倒是未必,不过内务府凭空失去了这次捞油水的好机会,一定会和张萌桓没完没了,慈禧太后那边说不得会要张萌桓地脑袋……我看李莲英也是看在银子的份上提醒我们不要和张萌桓走得太近,至于这张照片,李莲英都有了,慈禧太后还远么?恐怕这会已经开始布置如何下手处置珍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