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2 / 2)

北洋 戒念 5249 字 2019-09-07

“致电第三分舰队司令官黄鸣球。命令第三分舰队八艘驱逐舰二十四小时监视海参崴西侧出海口,那两艘潜艇也不用回来了,就编入第三分舰队。他的任务主要是阻碍俄军实施扫雷,并且在发现俄国舰队冲出雷场之后,尽力纠缠同时向我舰队进行通报……”邓世昌慢慢的说道,旁边的参谋军官将这些整理成电文之后,立刻跑到电报房将新命令发送出去。

“老伙计,看来我先要回第二分舰队去了,我们是不是将第二舰队放得再靠南一些,如果放在勒富岛的正南,则无论在哪个方向支援都可以做到时间最短,尤其是黄鸣球那边……”蓝建枢笑着说道。

“我不认为斯达尔克夫有勇气就这么让大舰队冲出雷场和我们做生死决斗,要知道潜艇突袭给太平洋舰队造成了巨大地损失,你来看!”邓世昌走到海参崴沙盘旁一边摆弄上面地俄国海军战舰模型,一边说道:“海参崴军港有两个出口是很麻烦,不过这两个出海口中第三舰队把守的西侧出海口最窄,最大宽度甚至不足一公里,加上布雷之后,俄国舰队如果想要不计代价地冲出去,恐怕他们必须成一字队形……而第三舰队除了两艘潜艇之外,还有八艘平阳级驱逐舰和两艘靖海级装甲巡洋舰,通过鱼雷和舰炮,就算俄国人冲出去,他们必然会再次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首::发无论他们突围的时间是白天还是晚上……”

“如果他们将突围的方向放在我们这一边,至少可以在二号炮台的掩护下形成更优地战舰编队,并且还可以提前进行扫雷工作……”蓝建枢将战舰模型调过来摆在东侧出海口说道。

邓世昌背着手说道:“海参崴军港周边有低矮的丘陵所阻挡,我们的舰炮没有这么大的仰角,不可能将炮弹越过丘陵直接打到港口里,除非现在正在架设中的勒富岛重炮阵地,不过这个重炮阵地要想发挥作用,至少先将一二号炮台解决才可以,不然它一有动作暴露之后很可能会招来俄军炮台的攻击……”

“给我问问勒富岛的重炮部队,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完成重炮组装进入战斗状态?!”蓝建枢向旁边的联络军官说道。

“根据情报。二号炮台虽然还处于建设状态,但是已经安装了一门十二寸的岸防炮,还有数门大口径火炮。这种老式舰炮改造的岸防炮在四五公里上很难对我们战列舰地装甲造成什么威胁,但毕竟口径在那里摆着,我也不想用自己的战舰来试试人家岸防炮的威力。如果俄国海军磨磨蹭蹭不肯冒险出击是最好地办法,我们可以在解决二号炮台之后,从容的应对港口内的俄国海军。但是这毕竟是愿望而已……”

蓝建枢笑着说道:“从明面上来看,俄国人至少也要先去西边碰碰运气才会考虑走我们这条路,任何一个指挥官都不愿意自己的舰队在穿越雷场之后面临一个实力比自己更加强大的舰队进行海上决战。我想只要重炮部队动作更快一些,我们可以提前发动对二号炮台地进攻……陆军那边不是给重炮部队装备了飞艇了么?我们可以在勒富岛上升起一个飞艇来为重炮部队校射,对付岸防炮台还是重炮部队更适合……”

很快邓世昌他们便得到了勒富岛重炮部队的消息,除了一门十二寸重炮尚未安装完毕。六门一百五十毫米重炮和三门二百零三毫米重炮已经做好战斗准备。重炮部队正在加紧赶工,争取在明天正午之前完成剩余工作。随时听候海军的调遣。事实上重炮部队的行动已经不算慢了,从占领勒富岛之后,重炮部队便在图们江口出发选定阵地安装重炮,因为地面战斗比海上战斗有更多的变数,重炮部队全部都集中到勒富岛上来组装重炮。重炮部队虽然是陆军建制,但是从指挥官到炮手大部分都是海军学院出身,陆军对这支重炮部队的控制也并非是百分百,因为在这个时代普通地炮兵都是特种兵,像重炮部队所使用的十二寸、八寸火炮本来就属于战略级别地武器。陆军显然是吃不下的。谭延也有意识的淡化重炮部队的归属权。在整个海参崴战役当中,重炮部队直接隶属于设立在吉林的海陆联合指挥部。其实也就是谭延的直接控制之下,以免海陆两军对这支重炮部队的控制权产生分歧。

因为上海江南制造局承建的十二寸重炮是以舰炮为蓝本制造的,装配复杂,更重要地是它地一些部件体积重量太大,相比之下更适合在铁路线附近来使用。为了将十二寸重炮搬进勒富岛的重炮阵地,工兵很是想了一些办法,好在重炮部队地“娘家”海军方面给予了极大的配合,人手方面充足,而俄国太平洋舰队也很配合的在这几天里面没有找麻烦,使得重炮阵地设立异常顺利。

本来旅顺造船所曾经提出过针对旅顺的地形设计一款拥有大仰角舰炮的战舰,最初工程师们的想法很可笑,因为旅顺军港很容易被人封锁,一旦被人家堵在里面,舰炮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小,只能够靠炮台——因为舰炮不可能将炮弹发射越过周边的炮台来打击外面的敌舰。所以有几个工程师提出设计一款大仰角战舰,这款战舰可以在旅顺被围的情况下,在军港中由炮台提供射击参数来对外面的敌舰进行射击。当然这个大仰角舰炮的战舰射击理所当然的被海军给否决了,原因也很简单——随着中国海军实力的增强,加上中国北方海军军港有两个驻地地特点,海军方面很难想象会被谁来堵门,况且就算真的被堵门了。旅顺要塞众多的炮台和潜艇也足以成为对方的噩梦。

这款大仰角舰炮设计的战舰因为在内部就被否决了,连旅顺的工程师们也觉得这款战舰有点太过儿戏,所以这个设计方案在内部就被否决掉了,谭延对此一无所知,就算他知道,他也没有想到海参崴的军港在地理环境上和旅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邓世昌关心的只是战列舰,而蓝建枢是知道这款战舰设计的,想象也是挺无奈,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拥有这么一款大仰角舰炮地战舰,可以越过周围丘陵直接打击军港内战舰。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不过天下是没有卖后悔药的,而这五年来中国地造船工业已经是满负荷运转,就算这款战舰的设计通过。中国的造舰体系已经没有多余的资源来建造。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海参崴对面地勒富岛上可以设立重炮阵地,重炮可没有舰炮仰角这样的限制,陆军更看重火炮的曲射,而海军舰队间的对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主炮的平射——双方舰队距离四五公里范围内的时候。主炮基本上都是平射了,所以在战舰装甲布设上,甲板装甲远比船舷装甲带要薄弱地多,因为炮弹不可能直接垂直打击甲板。

在得到重炮部队的报告后,邓世昌和蓝建枢拟定了一个作战方案,重炮部队将会提前投入使用。在后天由第一、第二舰队配合重炮部队摧毁海参崴二号炮台!因为战术安排地改变,邓世昌和蓝建枢的作战方案还要报备给吉林的联合参谋部。以他们俩人的资历所拟定的作战方案虽然不至于被否决,但是这个程序还是需要走一下的。

虽然谭延亲自坐镇吉林领导海陆联合参谋部,这个参谋部基本上没有多大的作用,海陆军方面有分量的人基本上都处于第一线,留在总参谋部里面的都是一群小虾米,唯独陆军总参谋长李韬在这里坐镇协调后勤事宜,他可是这个总参谋部中唯一一个中将。

谭延可以感受到陆海军之间地差别——开战以来地这段时间,海军的参谋军官们似乎情绪更加高涨一些,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海军关系到了这场战役能否胜利地关键。现在从战局上来看。陆军方面总算解决了双城子、虾蟆塘,干掉了俄军两个步兵旅和一个整建制的步兵师。但却还没有抵达海参崴主战场,而海军方面的进展看起来要比陆军快得多,现在已经筹划摧毁二号炮台了。

如果二号炮台被摧毁的话,那中国海军主力舰队将会深入海参崴,瘸腿的一号炮台被摧毁也只是时间问题——重炮部队可以转移阵地,俄军的一号炮台可不会搬家。虽说三个最为主要的岸防炮台被摧毁也还没有到影响整个战局的地步,但是一旦陆军方面正面面对海参崴的防御体系进攻不利的情况下,谁又能够担保海军不会向陆军提出在海参崴南面又海军提供火力支援开辟登陆场直接打击要塞内部呢?

虽说这个设想有点太过夸张,多半不会被通过——直接打击要塞内部的想法是很有诱惑力,可是登陆场就在海参崴的城区这可就不好笑了,刚下船的中国士兵将会面对四面八方而来的俄军,上了岸就要进行残酷的巷战,这个局面是非常不利的。不过海军方面迈出的步子要比陆军快这是不争的事实,连带联合参谋部中的李韬多少都感到有些没有面子。

不过海军方面也碰上了一些麻烦,原定后天要进行的二号炮台作战,起先是因为飞艇在黑顶子转运走海陆的时候被后勤系统搞错了晚启运了一天。随后便是受到风浪限制,飞艇无法在这样的天气里升空,而海军在这样的天气中战舰摇摆幅度过大舰炮射击命中率大大降低,虽说攻击二号炮台的主力是重炮部队,但是舰炮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同时第三舰队的两艘靖海级装甲巡洋舰也要在西侧对一号炮台进行牵制性攻击。意外的天气变化使得海军方面只得将作战计划后移,等待风浪过去再考虑是否进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