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怪老头(2 / 2)

但全程有坐飞机啊转大巴,私人导游全程跟随,而且住的都是四星级酒店,起码让老人们出去玩舒服点。</p>

又开车去了老年大学,给爸妈报名了个计算机课程,文学课程和英语课程。</p>

让他们的生活充实,他们就不会想其他的事了。</p>

一人给他们报名了一年,这就是个兴趣,学习一年差不多了,因为第一年他们还有兴趣,第二年估计就跟孩子一样一看上学就头大了。</p>

一人缴纳了三万学费,老年大学的学费都是按照单门课程算的,一个课程一个费用,后来上老年大学不用花这么多钱了,因为有国家补贴,一年也就几千,还有很多种类可以学习。</p>

这时期的老年大学费用高,主要很多都是私立的。</p>

把收据和发票都给爸妈,到时候让爸妈自己过来就可以了,钱一缴纳了,他们就舍不得不来了。</p>

陈实有点惭愧,爸妈都快五十了,自己才发现他们已经迈入老年了,过了五十,如果不注重老人的生活,老人会快速的衰老。</p>

这也是那些推销的坑为何都会盯上老人,因为身边没人陪伴,一些类似传销的行当人员就会对老人下手,然后以陪伴聊家常取得老人信任,最后把老人的钱套走。</p>

最新的玩法,就是用互联网购物来忽悠老人,如果屏幕前的书友发现老人经常在一些你们没听过的平台购物,那么最好小心点。</p>

询问老人是否最近去听什么课程了,这些人忽悠老人,说某东,某宝,拼夕夕都入驻他们平台,平台很大的,有保障。</p>

其实就是把人家页面链接导入进来,忽悠老年人,老年人交钱成为了合作商,书友们不陌生吧,马甲之前提过,合作的合同一签,你这个钱基本就是要不来了。</p>

合作共赢啊,那也有赔本的时候啊,他们对老人的说法是四十八天返利一次钱,给老人利息,但本金是不给的,就是拿着这笔钱去投资或者放贷了。</p>

一般开口就是问老人要二三千合作费,然后不停的让老人追加金额,其中有托儿,托儿都是老年人,会以大学退休教授这类身份和老人们交流,老人们大多觉得教授这都投了,肯定没风险了。</p>

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不小心你的家人遇到了,首先让老人自己去要钱,趁着他们给更多老人上课的时候要,把人拉到一边就说:“孩子不让我投资了,把钱退给我,不给我,我就打给记者,报警处理。”</p>

这时候大多会退给你家老人,因为他们害怕刚来听课和正在听课的老人也加入要债或者不投资的行列中,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听课的老人哪些是托儿。</p>

所以这类事,基本要先单独处理,不给处理就闹,他们最怕的就是媒体,你可以自己拍摄视频给媒体,这样要回钱的几率很大。</p>

虽然他们签订的是合作合同,但老人直接可以说没听懂,不理解,就她们让签的字,这时候他们不退也得退。</p>

之前那些保健品啊之类的,老人看报纸看新闻也懂了,但互联网老人基本不懂,所以他们抓住了这个盲区。</p>

一般听课的老人都在五十岁以上,而且这个行当正快速的扩张在开店,所以屏幕前的各位一定要提高谨慎,家里有老人的尤其要提醒。</p>

还有就是家庭主妇,也成了他们目标,尤其知识层积累不高的家庭主妇,这个也要注意,因为马甲已经发现身边出现了,并且告知了那位老人怎么去处理这事。</p>

还好发现的及时,把钱要回来了,那位老人才投了两万多,就两三天时间啊,老人就被忽悠投了两万进去,更多的老人真有可能被忽悠的卖房投资了。</p>

再次提醒,现在这类玩法,人家已经找专业的律师团队拟定了所有条款,都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所以你们不能说人家忽悠老人,都是合作共赢,一般现在要回来的钱也比较容易。</p>

主要是老人的钱给他们用一天都是白用的现金流,但如果发现的晚,那就两说了。</p>

其实马甲也不想说这些,很多人都可能觉得马甲这样写啰嗦,但马甲只想让看到这书的书迷朋友们和你们的亲属不被骗,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富裕,这笔钱被骗了,可能对一个家庭是致命的打击。</p>

······</p>

金陵此时的房价已经出现了高价位房子了,目前大学城这边房子还不贵,因为人流集中还在新街口和鼓楼那一代。</p>

主要是外来人口还不算多,大部分外来人口都去苏市了,或者去了魔都,很快徽省的涌入,那时候就是金陵房价升高的时候。</p>

徽京真的不是白叫的,金陵拥有的徽省人数是非常非常多的。</p>

大学城此时还是比较偏的,除了几所211和985院校在市区,其他的基本都在很远的郊区的,当然后来这些地方的房价也不便宜了。</p>

现在的金陵都在说地铁,远点不怕,大学城这边房价也在增长,但陈实转了一圈,大学城附近其实也有个BUG,寒暑假基本没人了。</p>

所以各大大学城最多美食街多,大型商超都少,因为就做七个月左右的生意,还有四五个月是闲的,学生大多也就周六周日出来消费。</p>

所以一般大学城附近的房价升值空间比较慢,这里的大学城不是指你在大学附近的房子,而是在多所学校集中的点附近房子,有专科,本科院校最起码四五所。</p>

这类地方的房子附近其实就四不靠,很多都是给老师分的,或者研究生宿舍啥的。</p>

陈实决定还是在医院,商超,学校附近选择一个小区买吧。</p>

来到一处新开的楼盘看了一眼,结果发现了个熟人。</p>

估计对方已经记不得自己了,毕竟陈实的变化挺大的,尤其这五年里经历的事,让陈实有种不符合年纪的成熟感。</p>

陈实走了过去向一名西装笔挺的青年询问道:“有没有小复式的房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