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寻人戍边(2 / 2)

间岛铁骑 李幼谦 0 字 2021-08-30

问得好,这可就要问太后老佛爷您了。庆亲王心里有点幸灾乐祸,心想:是谁把北洋海军的银子都拿来造了颐和园?同治八年,大批韩人饥民渡江越垦朝廷不加阻拦,不管不问,光绪初年,反而对韩民放荒建越垦局收租,不是你的主意么……这该问谁去?

他虽心存异议,却是不敢道出半个字的。何况,光绪三十年,与韩人边吏会定章程十二条,其中第八条写道:“古间岛即光霁峪假江地,向准钟城韩民租种,今仍循旧办理。”这可是经自己签批的,而今那边闹出麻烦来了,自己也逃不脱干系的。

因此,他只是俯首作答:“回禀太后,因长白山之地,是我大清龙兴发祥之地,历代封禁,人烟稀少,他人才会乘虚而入。”

轻飘飘一句话,就把军机部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慈禧也知道祖制禁约封锢的惯例,无话可说,却又不得不说:“既是我龙脉发祥地,更应该严防外人侵入!这事就交给你办了。”

庆亲王这才站起领旨。那边肃亲王善耆又有本奏了:“我大清先祖,历代早已和朝鲜划定以图们江为界,后因韩民越垦谋生才乱了章法。时北洋大臣李鸿章、吉林将军希元知旧制不足以资治理,遂奏请设立吉韩通商局兼理开垦事业。中朝两国又合同派员勘察,国界亦无异议,韩民每年向我越垦局纳租八百余两,边务督办拟让这些越垦韩民编入珲村及敦化县民籍。旋因辅王朝上书清廷,自愿收还韩民,我廷允之,命铭安等照会朝鲜六镇郡守,限一年内听取收还,并发下告示,让韩民退去。查编韩民不愿退去的加入我国民籍,并设延吉厅于局子街以治其地。而今日本受韩国政府倚嘱,使中朝之间的问题变成了中日问题……”

“好了好了,别说了!”慈禧听得一头雾水,突然心烦意乱,“越说越烦!”

肃亲王正在引经据典,把间岛问题追根溯源细细道来,众人也为这事关国土的大事担忧,不知慈禧为何打断他的话,一起抬头望着这专横的女人。

慈禧根本不加理睬,只是不耐烦地摇摇头:“又是日本又是韩国的,都要吞并我满洲了,这怎么得了?你们是干什么的?!不管怎样,都得给我保住我大清的龙兴之地!着军机处速派员到延吉勘察国界,平息争端!你们给我荐个得力的人督办边务、守我国门,不得有误!”

庆亲王看见担子又压回到军机处这里来了,赶紧跪奏:“启禀老佛爷!边陲重地,地广人稀,还请太后多多调拨兵员才是。”

慈禧已经倦了,一个哈欠胀得她泪水盈眶。她掏出手绢,装着擦拭鼻尖掩饰哈欠,再把双眼一瞪:“你想挑起战端吗?就是派往边境的官员,都要令他们言行慎微,不要和人家发生冲突。勘清国界后,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万不可重兵压境,万一引起国际争端,日本一国尚不能抵抗得住,把日、俄、朝一起惹恼了,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们,我们还有日子过吗?”

她的一席话,让大家再也不敢吭声,一个个泥塑木雕般地哑口无言。慈禧一看没人说话,想起她刚才的指示,便问:“你们推荐何人戍边?”

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弄出边境麻烦来,推荐人还要担当责任,于是几个亲王异口同声:“凭太后旨意!”

慈禧突然想起,袁世凯曾经在她面前夸奖过徐世昌,就说:“徐世昌沉稳和顺,就让他任东三省总督吧!”

这徐世昌是天津人,是袁世凯的结拜兄弟,靠他资助才得以应试的,还算有真才实学,居然中了进士,以后便平步青云。上年初,才由巡警部尚书入值军机处,论资历、才学都还够格,只是提拔也太快了点,一下就当了封疆大吏,众人有些眼红,但太后旨意,谁敢说什么,当下都一致叫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