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红颜拦路(2 / 2)

间岛铁骑 李幼谦 0 字 2021-08-30

“既然是爱国戏,就是为了激励人们的爱国豪情,在下不才,却也自认为是大清国的志士,自然与剧中的志士产生共鸣,前来接受感召有何不可?”

“这……”吴禄贞一席话,竟让余秀无言可对。

原来,间岛争端虽然未能正式挑起,可是舆论大哗,世人皆知,东三省的民众无不义愤填膺。剧场也不例外,连月连日排演爱国戏剧,一部精忠报国的《杨家将》唱了十几天,一直演到昨天的《十二寡妇征西》,余秀饰演的佘老太君大义凛然,慷慨激昂,唱得红透了东北。

看戏也是爱国,每天剧场爆满,演员全身心投入,没人在意台下观众。只是那扮演穆桂英的花旦发现了奥妙,候台时对她说:“妹妹,来了个新戏迷,天天看你的戏哟。”

她浑然不知:“哪里?”

“前二排当中的那个,天天都坐那里,他是包位的,长得好英武的。”

余秀往下一看,果然那里有个青年,不到三十,面容清癯,眉目轩昂,骨骼并不高大,穿身便装,手拿大蒲扇,身姿却又坐得端正笔直,儒雅中透出一股阳刚之气,却在闭目养神。

此人不凡。余秀笑了:“人家是来看花旦的。”

花旦几分嫉妒:“我看他几天了,他只盯着你看。”

余秀不信,轮她上台了,突然就见台下青年双目圆睁,全神贯注地盯着自己。开唱的时候,他蒲扇的摇动也和着板眼,看来是知音啊,她莫名地心动了一下。以后再看,果然如此,他是把那位儿包了的。散场时,他沉浸在剧情中不能自己,经常是最后一个出剧院。

他迷上哪个角儿了?不可能是自己吧?余秀想,别人都是给花旦、小旦、青衣捧场,她们扮相俊美、嗓音清亮,唱腔优雅,人见人爱呀。当台下掌声如雷时,却难得见到他附和,更没听过他叫好。有几个看台上老太太的?自己的舞台形象白发苍苍、皱纹满面、弯腰驼背、声音苍老,他看中的是什么呢?

一曲唱下来,总是他带头鼓掌。尤其是上演《十二寡妇征西》时,他看得全神贯注。这剧情是:宋仁宗时,西夏进犯,三关主帅杨宗保中箭殉国,此时天波府正为庆贺宗保五十寿辰大排宴席。噩耗传来,阖府悲哀,百岁老人佘太君坚强地承受重创,以国家安危为重,毅然挂帅,率领一门十二个寡妇及曾孙杨文广共赴国难。杨门女将英勇奋战,终于一举歼敌,班师回朝。

那天,自己唱道:“沙场征战太艰辛,哪一仗不死我杨家人”一句时,根据剧情需要,也因为心潮难平,声音嘶哑了,热泪长流,台下一片叫好声。这时台下的这人却一动不动,怎么了?没有打动他?可仔细一看,他的脸上却有一线亮光,那是眼泪啊。一个大老爷们,居然在大庭广众下哭,可见是真性情人,看来他是知音。想到“知音”这个词,余秀暗暗脸红。

再看他的外表:既无市井青年的俗气,也无达官显贵的傲慢,更无纨绔子弟的轻浮,却有文武兼备的气质。一次幕间休息,听他站起来与什么人打招呼,竟说一口南方官话,顿生好奇心,托人打听,原来是总督府的军官,她失望了。

沙俄的觊觎、日本的垂涎,都让东三省百姓如坐火山口上,迫切盼望朝廷派强吏、出强兵,镇守边疆,保人民安居乐业。终于盼来了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监管三省将军事务。听说他来自军机处,又是袁世凯的结拜兄弟,自然有权有势,可以确保东北安全,因为除了巡警老部下外,还有北洋军作坚强后盾。谁知他并没有带多少人马来,手下的军官只知道看戏,老百姓还有什么指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