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江源作证(1 / 2)

间岛铁骑 李幼谦 0 字 2021-08-30

 日本政府的来文,居然以此歪曲事实、大做文章,实在是黔驴技穷了。().他们提到的碑文,是指康熙五十一年乌啦总管查边刻的东西。

那是1712年,清朝政府派他到中韩边界看看,乌啦总管与韩**官李义复、赵台相等人登上长白山其中一个山顶,看见山岭上有两道泉水,一条向西,一条向东,中间又有一条泉水流三四十步后分成两支,一条西流,一条东流,如人字形,当中有个小石岩,状如老虎,穆克登认为这是天然的龟趺,就下令立块石碑作纪念,上面写道:“大清乌啦总管穆克登奉旨查边,至此审视,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

吴禄贞在1907年的夏天亲自去考察长白山的,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了解那里的地理情况了。因此,他严厉地驳斥了对方的谬论,指出:“日本因为穆克登立的那块石碑,就说上面写的土门江是图们江,绝对是混淆是非!长白山之水发源西麓的,皆西流入鸭绿江;发源于东麓的,皆东流入图们江;发源于北麓的,皆北流入松花江。所以石碑才标明:‘西为鸭绿、东为土门’。这正说明鸭绿、土门两江发源长白山;东西分流,幅员之长,可相匹配。而来文中所说‘一水东流名曰土门’,实际上是把松花江支流的黄花松沟子当作土门了。它虽然发源于长白山北麓偏东地方,但其流经方向实北流而入松花江……”

他进一步说:“如果以该支流作为土门,那么总管的碑文就应该写成‘西为鸭绿、北为土门’。现在,你们政府屡执这石碑为界碑作为立论的基础,那么,贵国政府所主张的土门,岂不是与东为土门之言的位置大相反背吗?”

而日本的节略,硬说土门江、图们江是两条江,然后再以土门江作为划分中韩两国的界限,再把延吉称之为间岛划入韩国领土,好以韩国保护者的身份侵占我国领土,借以实现他们他们侵吞中国大片土地的狼子野心,更需要严厉驳斥。

于是他援引了朝鲜人著的《地理小识》、日本参谋部编的《满洲地志》、中国古籍等等十多种中外书籍,论证出:“土门一江,无论或称之为图们、豆满,译音虽变,而其源流、方向、位置见诸中外载籍者,终不得而变。则国朝与朝鲜分界之土门江,与来文所指之土门,其不可丝毫牵混也。”

吴禄贞还引用了当年到长白的朝鲜德源府使李重复的话佐证。李重复说:乙酉(光绪十一年即1885年)冬敝职奉使来勘,恭览总理衙门奏稿,有云:“朝鲜以图们江为界,豆满为图们之转音。考之图志,援据赅明。又与贵局处躬履详勘,屡次商论,以此归复敝廷。自是以后,敝邦不敢株守偏见,惟将图们旧限遵办,断断无他。”从此以后,韩国君臣都恪守以图们江为界限了。

在事实面前,日本无法再坚持延吉的领土归属问题,却又以该处韩民比华人多数倍为理由,说必须由他们来保护,荒谬地提出:只要清政府承认日本在延吉有保护韩民的权利,日本也承认中国在延吉有地主之权……

得到这个说法唐绍仪很兴奋,马上发电报到外务部:“……现查该处韩民较华人多至数倍,伊断不肯放弃保护之权。若以彼此宗旨不合,旷日持久,事变愈多,莫如在延吉择一二处开放作为商埠,工巡卫生一切由我自办,并与其磋商所有越垦韩民应定明年限,准其领地,应纳地方各项税捐,与华民同。若彼索设警权,可驳以自开商埠,并非租界,向不准他自设巡警……此事应如何办理?统乞核夺……”

日本居然答应承认延吉为中国的领土权,清政府官员们一个个大喜过望、弹冠相庆,立即致电徐世昌,说唐绍仪的办法切实可行,令他熟筹详复,以便核拟办法,再与日本新任的驻华大使商榷。

我们的国家大事,与驻华大使商榷什么?吴禄贞觉得好笑,问:“尚书大人之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