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五章 以德服人?(2 / 2)

大明首辅 银月令 0 字 2021-09-22

萧家老爷封了爵,萧家儿郎更是位居内阁大学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萧家门前的这条出入的巷子也被改了名,叫“大学士巷”。可京城里头大学士不止一个,从前做过大学士的官老爷更是数不胜数,为啥偏偏就这里叫“大学士巷”?这个道理就算是住在大学士巷附近的街坊,怕也是说不出来。</p>

今个萧府似乎有贵客前来,虽然大学士巷两边并没有封了道,还准人行走,可偶尔有人打萧府门前经过,便瞅见数十个虎背熊腰的侍卫四下围着,隔着门前的照壁,虽然见不着里头的情形,可是听起来一阵阵喧闹的,也是热闹。一些和萧家有过来往的人想探头去窥探一下,还没走到门口,就被那些大汉瞪着眼睛吓得退了回来。</p>

“你这说小了便就叫做藏私,说大了便就是不敬。”隆庆帝一边从咕嘟嘟翻滚着的汤锅里夹出一块羊肉片来,在面前的银碗里蘸了作料,迫不及待的朝口里中着;一边还没忘记着数落萧墨轩。</p>

萧林逸最近都住在宫里的居多,难得回到家里,难免有些得意忘形的忘了规矩。本是要陪着娘亲和两位姨娘,以及陈妃,李妃两个坐在花厅里的侧席。可毕竟小孩子天性,见着正厅里的人少,只有皇上和太子朱翊钧,潞王朱翊镠以及爹爹四个,座位宽敞,非争着要坐过来,还煽动了堂堂太子爷两个一起闹腾,非要坐在一块儿,隆庆和陈妃又帮着劝,萧墨轩才是准了。</p>

“羊肉不是什么希奇的东西,只是用了些海外传来的辣椒,再配上些四川的花椒,调出这个味儿来。”萧墨轩被隆庆责怪着,也是丝毫不以为意,“这天下,眼下能配出这个味儿来的,只有臣一人而已。若是皇上准了,臣就去皇上的御膳房里当个火头军也成,省得整日里烦恼。”</p>

“火头军。”隆庆听了萧墨轩这么一句话,顿时也是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堂堂萧阁台,若是做了火头军,朕每日里岂能咽得下口。”</p>

“朕知道你有才,向来一直觉得无非是治国平天下的小才,闲来做几幅画附庸风雅,却不知你还有这般大才。”</p>

“不知臣的这般大才,堪载青史否?”萧墨轩也跟着打趣。</p>

“能不能载上,朕也不知。”隆庆帝又被萧墨轩打趣一番,吞进口中的一卷羊肉差点噎着,旁边伺候着的萧福连忙献上清茶,隆庆帝接过一饮而尽,才算是解了。</p>

“朕若是噎着,只怕你萧大学士今个逃不过一个谋害圣君的罪过,倒是足以名载青史。”隆庆帝刚顺过气来,便忙不及的自个圆场。</p>

“只是能治国平天下的,虽未必有你萧子谦做的好,可毕竟并非只有你一人,可这天下能做出这味儿来的,却只有你而已,只是不知,你如何想得出这般做法来?”</p>

“一时奇想,贻笑大方罢了。”萧墨轩听隆庆问起这个,连忙把话止住,总不能告诉他,这个是几百年后的做法吧。</p>

一边的萧林逸和太子朱翊钧,潞王朱翊镠,虽然已经是吃得满头大汗,却也不肯先停下筷子。隆庆呵呵笑着,夹起一块煮熟了的的羊肉片,送到萧林逸的碗中,萧林逸也不客气,一口吞下。</p>

“臣这犬子,常在宫中,毕竟孩童习性,还请皇上海涵才是。”萧墨轩本就是大忙人,比整天躲在宫中的隆庆大人还忙了许多,萧林逸这一两年又总在宫中陪着太子,父子两个在一起的时候并不算多。眼下见了隆庆和萧林逸熟络,忽得有些酸溜溜起来。</p>

“哈哈,有伴着太子,太子便少了许多寂寞。此子天资甚高,勤奋好学,就算是太子也颇有不如。”隆庆对萧林逸丝毫不吝赞美之辞。</p>

“微臣岂敢。”萧墨轩听了隆庆的话,心里虽是欢喜,可又听是拿来和太子比较,连忙谦虚上一句。</p>

“朕常是想,你萧家和我皇家早就已是一体,眼下又得此子,甚是怜爱。”隆庆忽得看起来甚是懊恼,“可惜我大明祖制,封王者不得为官,否则就算封他做一字王又如何。若真封了王,只怕反倒是误了他日后的抱负。”</p>

大明朝的王爵,分“一字王”和“两字王”两种。“一字王”地位较高,向来只有皇室嫡出的亲子才能封作“一字王”,比如“燕王”,“秦王”。</p>

相比之下“两字王”的地位就低了许多,比如“淮南王”“靖江王”等等。</p>

“皇上有这般心意已是足够。”萧墨轩顾不得尚在用膳,连忙丢下筷子行礼答谢,“幸得皇上恩宠,其实如微臣这般,风光已不下王侯。”</p>

</p>

“这回遣军远征关外,萧卿可有几分胜算。”论完了私事,隆庆又想起眼前的正事来,“朝廷和朕,以及你萧子谦的颜面,可尽在此事当中。”</p>

“其实微臣以为……”萧墨轩不慌不忙的坐下身来,神秘一笑,“兵者,国之凶器也,李成梁所领诸军,若只是克敌,胜算十有八九。可有些时候,一味用兵,并非上策。”</p>

“上者伐谋虽是善言,可谋之安出?总不是以德服人罢?”一时间,隆庆大人也被萧大学士弄了个糊涂。向来喜欢用兵耀武的萧大学士,兵部尚书,如何成了刘皇叔的拥簇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