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各有算盘(2 / 2)

大明首辅 银月令 3494 字 2019-10-04

孙权是个英雄不错,可人家是东吴大帝,做过正经的皇帝。自个的治领也是江南,拿自个和孙权比,若是给别有用心的人听去,难保不被说成有谋逆的心了,那才是天大的冤枉。

“甚么英雄。”张居正颇为不屑地摆了摆手,“还不是给了太祖爷看门去了。”

孙权的墓叫蒋陵,因为在蒋山之下而得名,蒋山就是紫金山,又名钟山。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在修建孝陵的时候,蒋陵就在选好的神道附近,过了孝陵的前门,叫四方城的地方便可以看见,也就是在后世被叫做梅花山地地方。

当年主持孝陵修建地中军都督府金事李新,曾向朱元璋建议把孙权墓移了开来,可是朱元璋却没同意,只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下看门罢了。如此一来,蒋陵的一场隐灾才被消去。张居正所说地帮太祖爷看门,也就是从这里来的。

“可惜我那几个儿子,竟是没一个成器的。”夸完了萧墨轩,张居正又把话头转回到了自己身上,“若得一个和子谦一般的儿子,再无所求。”

张居正一生到底有几个儿子,这点萧墨轩倒不大清楚,但是萧墨轩知道的是,嘉靖三十九年,张阁老已是得了第四子。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年纪和萧墨轩差不了多少,萧墨轩也是见过几次,看起来也是谦和知书的很,丝毫和不成器搭不上边。

只是说到“几个儿子”,萧天驭却未免眼热起来了,寻常的人家,子嗣众多也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情,甚至还有传说,高拱后来看张居正不顺眼,也就是因为张居正儿子多,而他高阁老却没有。隆庆帝的另一位老师,就是那个喜欢吹胡子瞪眼睛的殷士瞻,后来受到高拱排挤辞官回乡之时,甚至还特意写过一副对子送给张居正,“山中宰相无官府,天上神仙有子孙。”其中的意思,无非也是嘲笑高拱没有子孙,只有一个女儿。这么想来,高拱因为张居正儿子多而生了嫉恨的心思,倒未必没有可能了。后来张居正的几个儿子里,好似还出了一个状元,可见和不成器丝毫是搭不上边的。

所以与其说现在张居正在羡慕萧天驭有个有出息的儿子,倒不如说是萧天驭在羡慕张家的人丁兴旺了。

“叔大是子谦的学生,便当作半个儿子待便又如何,再说子谦和敬修岁齿差不离多少,倒是可以以兄弟相待。”萧天驭这句话,说的倒是心里话。甭管张阁老心里头到底在想着些什么,但是他对萧墨轩这个学生确实不错,自身也是堂堂内阁大臣,张家和萧家,有这个资格互相照应。

只是张居正听了这句“半个儿子”,却突然“咦”了一声,放下酒杯,左右打量着萧墨轩竟似从来没仔细看过这个学生一般。

“哈哈,半个儿子,妙,妙,妙的很。”张居正放声大笑,笑的声音之高,把酒桌都震得动了起来。

“半个儿子。”萧墨轩心里头也是跟着“咯噔”响了一下。

这……这半个儿子,俗话说的好“女婿半个儿”,除此之外,即使是义子或者干儿子,也并没有半个儿子的说话,张居正怎生突然对这句“半个儿子”这么感兴趣。

萧墨轩迎着张居正的目光,也不好低头下去躲避,只能勉强的笑着,只是想到这里,却也突然觉得心里有些发毛起来。

张居正儿子多,可并不说明他没有女儿,只是萧墨轩也没有当真去查问过罢了。

萧墨轩可从来没想过,自己也有一天可能会成为家族联姻中的一颗棋子。当年义妹李杭儿嫁给皇上那也只是偶然间的际遇,和成心的政治联姻没有丝毫关系。

更何况,萧墨轩从骨子里毕竟还有些恋爱和婚姻自由的思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萧大学士来说,反正也没真正遇见过,也不必去想。当真和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女人成婚,实在是一件很让人烦闷的事情。

再说了,虽然张阁老长的清秀,张夫人容貌也甚是端庄,想来张居正的女儿也不会太差,但张敬修好象便就是是张家的老大,比萧墨轩还年幼上少许,要是不小心娶了一个“萝莉”来家,太过有些罪恶感。

想到这里,萧墨轩也不管张居正到底打的是甚么算盘,已经打从心里头抗拒起来。咱好歹也是当朝大学士,堂堂的二品大员,哪里能由你们随意摆布,不行,即使是长辈也坚决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