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决战天王山(上)(1 / 2)

混在明朝 红色四月 3819 字 2019-10-04

 信王等人告辞了王锐,来到大牢之外。此时东厂和锦衣卫又调来了数千人马,将外面围了个水泄不通。统兵的正是杨寰,他已经得到了老魏的严令,如果信王要救走王锐的话,无论如何也要阻止,即使真的刀兵相见,甚至是将二人当场格杀也在所不惜!

杨寰上次捐输之事时就是栽在了王锐的手里,丢尽了锦衣卫的脸,结果被老魏和田尔耕打入了“冷宫”弃用,险些连小命都不保。

但现在的情形已不同于当初,老魏的心腹干将死的死、丢官的丢官,没剩下了几个。这一次他要玩大的,急需要大量的人手。念在杨寰一向忠心耿耿的份上,老魏就又将其重新起用,并委以了重任。

杨寰感激涕零,决意誓死效忠魏公。他对王锐称得上是恨之入骨,因此会毫不犹豫地执行老魏的命令。

但信王一行却仍是那几人出来,并未看到王锐的半点影子,这让杨寰颇感到有些意外。

信王四下里扫了一眼,忽然扬声说道:“本王奉了皇上旨意来向威国公问话,现在就要回宫交旨,尔等还不快快闪开?另外此案别有隐情,本王这就会去向皇上请旨亲自提审要犯。在有新的旨意之前,本王会命人协助看管要犯,绝不允许任何人靠近,违者立杀无赦!尔等可曾听清楚了?”

罢,他留下聂行天父子和一半护卫,牢牢守住了牢门,自己则与朱纯臣带着另一半护卫扬长而去。

他既然没有带走王锐,杨寰自是不敢下令阻拦,只能乖乖闪开一条道路,眼睁睁地看着信王等人离去。

待信王等人走后,聂行天父子和那些护卫全部是每人两把火铳在手,机头大开,虎视眈眈地盯着东厂和锦衣卫的人死死地将牢门守住。看来只要是有人妄图靠近,他们就会毫不留情地执行信王的格杀令。东厂和锦衣卫的人要多出了几十倍,但他们似乎浑没将这放在眼中。

杨寰见此情形禁不住有些傻了眼,他倒不是怕了对方区区的几十个人。只是这些人是在执行信王的命令,而信王既然是奉了圣旨而来,那就是代天的钦差身份。在交旨完事之前,这身份说出的话就相当于出自皇帝的亲口,所下的命令自然也代表着圣意,若是违抗地话,即等同于谋反,杨寰又怎敢轻举妄动?

无论任何朝代,谋反也是第一等的大罪,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老魏虽然已准备大干一场,但现在却还没有对手下明说要谋反。杨寰在没有得到明确的命令前当然不敢擅自做主。

想了一想后。杨寰心知这样僵持着总不是办法。王锐虽没被救走。可现在己方已等于失去了对其地控制。这可是极其危险地预兆。因此他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决定立刻派人向魏公请示。待得到明确地命令再做主张。

信王地这一招当然是刚刚和王锐商量好地。目地自然是为了尽量拖延时间。保证他地安全。现在果然是奏效。

就像在牢房中商议好地那样。信王自是没有回宫交旨。而是直奔玉渊潭。朱纯臣则往皇宫试探虚实。

在内卫地总部之中。众人听了信王讲述地详细情况后。都不禁又惊又喜。惊地是王锐果然是中了贼人奸计。而且老魏竟这般胆大包天。光构陷了督公还不够。竟然还妄图谋反作乱。喜地是王锐安然无恙。并且针对老魏地奸谋早定下了对策。

孙传庭更是感到既是惭愧。又是佩服。心说到底是督公高明。一眼就看破了魏阉地奸谋。自己竟没看出阉人地所谋还包括了皇帝和信王。比之督公可远远不如了。

他当然不知道王锐其实是从天启皇帝地命运推知出了老魏地阴谋。穿越者地逆天强大。又岂是他所能想象?

眼下形势紧急,众人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于是立刻按照王锐通过信王传达的布置分头行动起来。

先就是立即秘调三千龙虎卫进京,有了这么一支精锐之师在手。才能够随时应付各种突发的状况。或者换句话说。只有强大的实力为后盾,才能为成功提供可靠的保障。

不过调兵必须秘密地进行。绝不能让老魏一伙得悉,否则地话对方难免就会有所防备,而且很有可能会再拿此举在小皇帝面前做文章。王锐上次已经吃过了一次亏,这一回自是不能再重蹈覆辙。

但三千兵马可不是个小数目,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调进城来哪里有那么容易?好在龙虎卫早进行过无数的特殊训练,像这种秘密集结也是必练的科目之

因此在接到了命令之后,内卫首先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