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蝗灾(2 / 2)

张辽新传 杨家大郎 3473 字 2019-10-04

不过国渊这次还真算是蒙着了。张辽虽然不是农业专家。但是简单的集中防治蝗灾的方法还是有的,虽然只是听说来的。但其中还是有正确的。

“师兄,我这里还真有几个方子,虽不知效用如何,却也不妨一试。”张辽不敢把话说的太满,还是留下了余地。

可国渊这里已经急得不管三七二十一了,一听有办法,连声催促道:“快说,快说。不管有用没用,试过才能知道。若再拿不出办法,蝗灾范围一旦扩大,今年青州的收成就全完了!”

国渊的话提醒了张辽,可正当他想细细思索的时候,国渊却在一旁催促,于是张辽暂时放下细究的念头,向国渊叙述几个治蝗的办法。

“师兄,鸡、鸭等家禽生性喜食虫子,可收集这类家禽消灭蝗虫。若是担心鸡会在啄食蝗虫时祸害庄稼,那可以完全使用鸭子和鹅。此外,这种虫子生性喜光,可与晚间在空地点起火堆,待蝗虫循着光亮飞来时将其捕杀。再有可以草木灰或石灰用筛子筛出细细的粉末,将其散于庄稼之上,可阻止蝗虫啃食庄稼。另外还要注意一点,清晨时分露水浓重,蝗虫因为身上和翅膀上沾有露水为行动不便,此时正是捕杀蝗虫的最好时机,而饿了一晚上的家禽此时也正是胃口最好的时候,所以清晨捕杀蝗虫的效率应该最高。”张辽边想边说,一会功夫呀让他回想起三个办法。这时候没有后世的那些机械和农药,也只能用这种人工的办法了。

国渊一听,大喜过望,他原本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可张辽却给了他不止一个办法,而且从情理上看,似乎也很有道理,他迫不及待的就要试试看。

“好,我这就去布置,总不能让蝗虫再扩散到其他地方。”

张辽一看国渊要跑,连忙一把拉住他说:“师兄啊,你别急着走。这事情不是你户曹一个部门就能办到的。兖、徐、青的农田三州大多都用了兖州的耕作方式,估计蝗虫的危害不会很大。可其他诸侯的地盘上却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咱们还得防着其他诸侯那里的蝗虫过境不是。等我将孙乾和宗元一起叫来,你们配合起来,你和孙乾派人下乡宣讲,需要捕杀蝗虫时让宗元调动守军。师兄你还要准备好救灾的粮食,如此方才算有所依仗啊。”

“对对对,是我着急了,你赶紧找人吧!”

张辽翻了翻白眼,让手下去找人了。等孙乾、宗元赶来后,张辽将事情和他们一说,然后就让他们自己去商量了。

此时张辽才有空思索他之前的问题,这时候,他才突然间明白了历史上为什么袁术能在各地诸侯的围攻下苟延残喘了两年之久。正是因为建安二年的这场蝗灾,导致各地诸侯都缺少粮食而无力进攻,袁术虽然也缺粮,但却能从百姓手中抢夺。而这蝗灾的影响时间也很长,这才导致了袁术知道两年后才被剿灭。

“这个袁术,运气还真的不错。若不是正好遇到蝗灾,他又怎么能在曹操、吕布、刘备、孙策的围攻之下还活了两年。不过现在依然是蝗灾,虽然曹老大治下的三州问题不大,却依然要防止其他诸侯那里飞来的过境蝗虫。而且曹老大似乎不愿意因为袁术而耗费兵力,还有一个修缮雒阳的大好理由来推脱。看来袁术还依然能多活一段日子。”张辽的右手摩挲着下巴,心里想到。

与此同时,张辽还找来刘晔,让他将青州的情况急报曹操,务必要在各地蝗灾扩大前,让曹操做好准备。

青州的蝗虫防治工作就这样开始了,但是其中并非一帆风顺的,这全然因为这时候的人们对自然灾害往往有一种敬畏的心理,他们认为这是因为主政者德行有亏而导致的上天的惩罚,只需要更换执政者,然后再向上天虔诚的祷告一番,上天就会将灾祸收回。这样一种思想,不但存在于小民之中,就是相当一部分的士族世家也有这样的思想。他们以及被他们影响的百姓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青州的蝗虫防治,其实甚至有人阻挠防治蝗虫的官吏的正常工作。直到张辽得知消息而为此震怒,命令军队直接出动以排出干扰后,才让青州的治蝗工作顺利的安排下去。即使如此,背地里也少不了有人诅咒张辽,甚至不顾之前对“心怀不轨”这的整治而暗中串联的,让刘晔又为此大发了一笔。这时候也多亏了国渊、宗元这样的世家豪门和管宁等知名的士子给予张辽支持,不但安抚了世家,同时也安抚了百姓。这让张辽很是感慨此时的百姓的那种盲从的心态,同时也坚定了要推广教育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