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六十.利益(1 / 2)

 原一带,向来是帝国的腹心精华之地,人口密度更是各地,刘宏当年未登基前,流民便属中原一带最多,后来他虽是将一部分流民分别迁往南北两端,可中原一带的人口密度还是太高,不过之后发展的工商业正需要这种情况,因此刘宏就再也没有动过中原无地或少地的穷苦百姓。

不过现在,乌孙既下,而抽调西域的本地人去乌孙定居,先不说那些已然接受汉化的本地人愿不愿意,就是刘宏也不放心在乌孙这种新辟之地让非汉人占据主流,他花了这么些年的功夫,才将西域的本地人打散编入帝**控制下各处新建的城市和牧场,不管在哪里,都是汉人的人口占据优势,试图以此来推进民族融合,又如何会去破坏这种局面。

所以对于乌孙,就只能从帝国本土抽调人口前往乌孙定居,可是现在帝国本土一片繁荣,南北两端本来就是要花大力气开发的,当地的人口更有大半就是这十年里迁过去的,因此内阁省只能继续把脑筋动在了中原一带的人口上。

可以说帝国如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基本上泰半的工商业都集中在阳,司隶和中原一带,毕竟这些地方一直以来就是富庶之地,而且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土地兼并的情况严重,刘宏虽然解决了因此而造成的流民问题,可实际上将大批流民迁往其他地方的处理方法是和大庄园主的豪族世家进行了妥协,而这也让他在夺权时顺利无比。

之后刘宏引导这些大庄园主的豪族世家将财力投入工商业,才是真正解决中原地区人多地少的良法,现在阳,司隶的大城内,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再加上他对工商业立法完备,帝国吏治和司法都处于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期,那些去工场作坊当雇工的百姓收入都还算不错,而工商业在吸纳了大批劳动力,又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原地区的土地矛盾。

现在中原地区,基本上只要肯干活,就绝对饿不死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动员当地百姓远离故土,去万里之外的乌孙落户,简直就是难于登天,要知道帝国过去移民充边,一向用的都是死囚贼犯,一般的良善百姓有谁愿意去那些不毛之地的。

当初迁徙民众去西域落户,内阁省也是费了老大的功夫,更何况那个时候中原地区还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形势,如今能吃上口饱饭,眼瞅着工场作坊越来越多,便是没有了土地,进了城只要肯干,照样能活下去,又有谁肯背井离乡,去乌孙那么远的地方。

总之对李膺和卢植两人来说,要动员百姓去乌孙实在是难,可偏偏两人又是眼光长远之辈,自然明白把乌孙等地占下来对帝国的好处,若是换了孝桓皇帝那时候,他们自然是不敢去想什么帝国万世基业的,但现在刘宏这个远超前代先皇的天子却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希望,这世上越是有才能的人便越是想做一番大事,尤其是李膺和卢植这样的士大夫,他们不喜美色金钱,也不贪恋权势,他们内心唯一所求的便是万古流芳的名声,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比辅佐刘宏这位圣天子开创帝国万世霸业更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的事业。

“这件事情恐怕只有找陛下商量了?”同坐一车,卢植率先打破了沉默(www.19mh.com),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很庆幸能遇上刘宏这么一位明主,内阁省总掌帝国政务并不只是一句虚言,天子绝少过问政事,对于他们做出的决定也很少驳回,可以说内阁省的官僚体系切实地在处理着帝国大大小小的事务,但是没有人敢生出轻视天子的心思,毕竟对他们来说,天子的智慧绝不是他们可以揣测的,至少到现在为止,天子从没有出过错误。

“你是想借用陛下的声望。”李膺看着卢植,皱了皱眉道,说实话他并不想为着这种事情去叨唠天子,动员民众移民实边是他们的份内之事。

“可以说是如此,你要知道,现在中原一带工商业发展迅猛,若是大规模迁徙青壮,那些豪族世家也未必答应。”卢植老实地说出了他的担忧,内阁省虽然掌管帝国政务,可若说到权威,没有人比得上天子,就算是那些百姓愿意去乌孙,可是没有天子的帮忙,内阁省未必能顶得住那些豪族世家背后的利益集团。

“我不得不承认。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件事恐怕只有向陛下请教了。”李膺想了一下之后。最后还是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