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居心叵测(1 / 2)

三夫四朝 白羽燕 0 字 2021-09-03

 刘烨的家园计划进展顺利有如天助,筛选下来的金砂由金匠打造成金器,拿到赤谷城轻而易举换来大批物资。()赤谷城聚集着南来北往的商客,出自大汉工匠的金器、陶罐以及丝绸一向是最抢手的商品,在这里交易即不必担心暴露商品来源,也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

师中和常惠的配合极有默契,师中带领当地民工疏通河道筛选金砂两不耽误,常惠来往于赤谷城和龟兹,做买卖越来越有经验,大批木材粮食从四面八方运往龟兹,灾区民众眼见为实心服口服。

原本难民并不信任刘烨,毕竟她有大汉公主和乌孙右夫人的双重身份,听说她不信仰神灵,抵触的情绪更加强烈。然而,事实摆在眼前,他们求神多时没有任何起色,刘烨来了不到一个月就让灾区变了样,眼看着被洪水冲走的家即将重建,曾经万念俱灰的难民们终于露出了笑容。

有个好的开始,接下来的进展就更顺利了,广大难民自动自发参与治洪,不用谁来吩咐,挖河道的挖河道,扛木材的扛木材,身强力壮的男子盖房修路,心灵手巧的女人做饭缝衣,年老长辈稚龄孩童虽然帮不上忙,但也跑前跑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死气沉沉的村庄陆续恢复生气,久违的炊烟缓缓升空,清新的饭菜香气令人倍感幸福,就连柴火燃烧噼里啪啦的声音听起来也像鼓乐声那么悦耳动听。

如今,灾区的人们最常提到的就是解忧公主,这位来自万里之外的大汉公主,她不是神,却有将他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的神力。人们不清楚刘烨究竟做了多少努力,也不晓得河里竟然隐藏着大笔财富,他们甚至不明白源源不绝的木材粮食从哪儿来的。

越是神秘,人们就越是崇敬解忧公主,口口相传将她神化,从心底里认定她才是神的化身。

刘烨当然不敢以神自居,她倒不是故弄玄虚,只是有些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民众的热情渐渐让她招架不住,他们自发赶来,手捧热腾腾的大饼,争相请她品尝。每当看着这些朴实的人们,刘烨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普通人一辈子也过不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他们并没有怨天尤人,在他们心目中,一家人平安幸福比什么都重要,虚无缥缈的名利地位,远远不及一顿饱饭令人满足。

他们要的不多,他们容易满足,他们守着心中小小的愿望度过一生,在平凡中寻求快乐,在逆境中互相勉励。正是这些朴实的民众,灾难来临之时,却要承受最伤最痛的结果。妻离子散,流离失所,为了活命丢弃尊严,沦为被人奴役的婢仆。

有些不愿向命运屈服的人选择坚强,不择手段让自己变得强大,变强之后,有人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反过来剥削欺压与他曾经境况相似的人。当然,也有人依然善良,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造福他人,尽可能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刘烨的选择是后者,她经历过穷困潦倒的生活,遭受过不公平的对待,在权利的漩涡中险些丧命。但她活下来了,每一次死里逃生都像是一次涅槃,她比以往更强大,更接近权利的顶端。

但她没有忘记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相较个人利益与民族大义,她宁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不是故作伟大,也不是沽名钓誉,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使命。百姓脸上失而复得的笑容是她义无反顾前进的动力,大汉与西域的人民并不是生来对立,他们完全可以和平共处,有谁生来就是向往战争杀戮的呢!

平定西域,维系西域与大汉的友好关系,刘烨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或许之前她这么做是为了家人,但从现在开始,她发自内心想为民众做些什么。

解忧公主声势高涨,完全出乎龟兹国王的预料,他没想到她真有本事赢他,怎么想都可不能的事居然变成现实,简直比他求神还要有用。灾区捷报频传,洪水被疏散,倒塌的房屋正在重建,难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这样下去,灾区恢复原貌指日可待。

龟兹国王喜忧参半,喜的是灾难总算过去,输了赌约却又令他忧愁不已。如果三个月后,解忧公主风光回宫,要求他遵守约定拆了神坛赶走巫女,难道他就要照办吗?若不照办,以这个女人的性格,一定会让他身败名裂吧!

得人心者得天下,现今解忧公主得到百姓的拥护,即使为了她与国王对立,也不是全无可能。可是,神坛是龟兹的命脉,巫女是龟兹的明灯,王室自古以来的习俗如此,他怎么可以颠覆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

他是一国之君,竟被个岁数比他小一半的女人牵着鼻子走,这事要是传了出去,只怕会成为整个西域的笑柄。但他要是耍赖,那份赌约曝光,百姓势必会指责他拿社稷开玩笑,将国家的命运随意交给别人,甚至会有人质疑他作为国君的能力,既然与大汉公主的能力如此悬殊,那还不如让公主来称王。

不止这些,龟兹一向依靠匈奴庇护,大宛成为大汉附属国之后,匈奴那边就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对龟兹的控制更为紧密。他要是听从解忧公主的命令,将龟兹从上到下整治一番,肯定瞒不过匈奴的鹰爪,说不定还有人会暗杀他。听说大宛先王就是被匈奴鹰爪暗杀,他可不想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