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雁过拔毛(1 / 2)

 就吕布这问题上,真要算又有谁是对的,谁是错的?</p>

大家都有道理,只是左倾和右倾的问题,而天平偏向任何一边都有问题。</p>

华夏的老祖宗们,在很早以前就已把为人处世的方法总结得很明白,那就是‘中庸’。</p>

不偏不倚,客观分析问题,然后再寻求解决的办法。</p>

中庸不是庸俗无能,更不是随大流,不偏不倚,客观的立场反而比较难做到。</p>

这个道理刘辩或许还不知道,张钰也没打算告知真相。就如同曹操的打算一样,他也觉得,要骗过外人,首先要骗过自己人。反正两人就这样吵着,只是度要把控好。</p>

别真就吵出火来,或者不知不觉给一些人当枪使……额,这属于曹操应该注意的部分。</p>

吕布在洛阳待了几天,然后就开始奔赴前线。至于他的部众,基本都是原本在渤海郡新增的那支起义军。既然投降过来,管你用什么借口,别指望再能统御旧部。</p>

若吕布连一支新兵都驾驭不了,那也意味着他的才能也不过如此……</p>

高顺和张辽没去送别,吕布也不屑两人来送别。认真的也好,装出来的也罢,吕布连和两人打一声招呼都没有,就离开了洛阳。</p>

“他走了……”洛阳城楼上,张辽看向高顺。</p>

“他不应该走。”高顺转身,“留在洛阳才是活路,他这一走,会有危险。”</p>

本来一个必死之人,结果却走了察举制度重新获得录用。这事情想想都有问题,不是朝廷的计谋,就是袁绍是算计。不管是哪个,吕布这次离开洛阳,显然是落入了圈套。</p>

“我们可以写信告知他……”张辽想了想提议。</p>

“我们的立场,没有资格写信给他。对我们不好,对他更不好。”高顺摇了摇头,他有个性,但并不意味着他没脑子。</p>

“也是……我们没有这个立场。”张辽当然知道高顺的意思,两人由张钰亲自出面招抚,同时这一年也是他们的考察期。这个时候继续和吕布有暧昧,对谁都不好。</p>

与此同时,南宫丞相府,没有正式挂牌,不过朝廷的众人基本已经默认这里是丞相府。</p>

哪怕是以真面目示人,还当了大汉丞相,张钰似乎没打算搬出南宫的意思。</p>

不知道的觉得他有些嚣张,知道内情的有些佩服他的为人。</p>

昔日何进进入北宫,在皇家的内宅都能被人杀死,而刘辩却毫无所知。</p>

自己的家,都没办法保证自己的安全,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p>

张钰住在这里,就是为了保护陛下。</p>

只是碍于身份,没办法入住北宫,于是选择比较靠近北宫的南宫居住。</p>

从入住开始,除非是陛下召见,否则不会主动进入北宫,更不会去北宫大殿以外的地方。</p>

平时给陛下上课,甚至给宦官宫女上课,也是直接在大殿进行,完毕就立刻离开。</p>

当然,经过一年多是教学,宫女和宦官都已经接收他的暗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