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平步青云(2 / 2)

救世秦皇 尘心追月 0 字 2021-09-04

“命你二人为副将先锋。”嬴政凛然说道,“在击溃成嬌叛军之后,务必扼守在赵魏与大秦之交界,以防他国趁大秦内乱之际,乘渔翁之利。”</p>

“臣遵王命。”嬴成与王贲拱手应道。</p>

“蒙恬。”嬴政又喊道。</p>

蒙恬没想到嬴政竟还会念到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才应声道:“臣在。”</p>

“虽然寡人说,不会派蒙家远赴疆场,但这咸阳城,一样会有一个大仗要打。”嬴政说道。</p>

“咸阳城?”蒙恬疑惑道。</p>

嬴政点了点头说道:“虽然昨日抓回了一些散播谣言者,但想必还会有漏网之鱼,定要全力缉拿。而且,百姓并不知道真相,说三道四的肯定大有人在,所以,一定要区分清哪些是细作,哪些是爱传闲话的百姓,不要冤枉了好人。然后,将滴血认亲的事,告知于天下百姓。”</p>

蒙恬拱手说道:“臣领王命。”</p>

嬴政转头看向宁公:“宁公,若成嬌被王翦将军活捉带回,您看该如何处置?”</p>

宁公本想为成嬌求情,但叛国通敌是大罪,谁求情,都会有同谋的嫌疑。</p>

宁公看了看殇老,起身说道:“于公来讲,王上将其怎样处置都不为过;于私来讲,成嬌毕竟是王上唯一的王弟,王上若能网开一面,饶其性命,也会显得王上胸襟广阔。如何抉择,便由王上仔细斟酌吧。”</p>

殇老也站了起来,拱手说道:“对于成嬌如何处置一事,老臣建议王上寻求一下太王太后的意见。老臣其实更在乎的,是那八万被迫叛国的将士,该如何处置。”</p>

姜还真是老的辣。</p>

一个说话模棱两可,一个将球踢给太王太后,还成功转移了话题。</p>

嬴政也没过于纠结成嬌如何处置一事,毕竟人还没有带回来,而且两军冲杀之际,死</p>

于乱军之中也说不定。</p>

“这八万将士,确实是无奈之举,料想谁也不想自己的妻儿老小被株连。”嬴政说道。</p>

昌平君站了出来,拱手说道:“王上,臣以为,成嬌所率之部人心不齐,若用一计,则可不攻自破,并且能够保全忠于大秦的军士。”</p>

“是何计策?”嬴政问道。</p>

“昨日微臣对王上说过,成嬌的军中,有一些是微臣的旧部。”昌平君说道,“可命人将一些消息传递给这些旧部,就说,跟随成嬌叛国者,不仅一率斩杀,还会被株连三族;不愿跟随成嬌叛秦者,可免其罪,一概既往不咎。若是想要还秦,就在左臂上绑上红色的丝带,则大军征绞之时,见到绑有红丝带者,则带回秦国,未绑者,则一律斩杀,拒绝纳降。相信消息一经传开,成嬌身边便会无人可用了。”</p>

嬴政点点头说道:“好计。那便有劳昌平君随军出征吧。”</p>

昌平君拱手说道:“臣领王命。”</p>

“吕相邦。”嬴政看向吕不韦说道。</p>

“臣在。”吕不韦拱手说道。</p>

嬴政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笑容说道:“点齐十万军士,备足粮草,没问题吧。”</p>

“大秦兵精粮足,自然没有问题。”吕不韦说道。</p>

“好,那便有劳吕相邦点兵拨粮了。”嬴政说道,“不过,寡人还有一事要议。”</p>

众人的目光重新聚集到嬴政身上。</p>

“众将士领兵征讨叛军,得胜归来后,寡人自会进行封赏。”嬴政说道,“但有一人,功劳在众将之上,并无法带兵领功。所以寡人现在便要赏赐于他。”</p>

“王上说的这个人是……?”吕不韦不解地问道。</p>

嬴政用手指轻轻指了指李斯所在的方向,说道:“自然是提供了滴血认亲之法的李斯。若无李斯,寡人的血脉便无法证明,那么大秦便极有可能因民声与内战而大乱,到时,可就真的中了樊於期之计。”</p>

众臣连连点头,这样说来,李斯的功劳着实不小。</p>

“李斯本就见识非凡,上次的韩国献渠之策,也真是李斯的提醒,寡人才识破那三国的连环之计。”嬴政说道,“所以,寡人欲封赏于李斯,众卿可有异议?”</p>

这是嬴政善用的招数,上次追封蒙骜的时候,也是先问询了众人的意见,才去宣布封赏,这样既让众臣觉得受到重视,又不显得君王托大独裁。</p>

吕不韦向前一步道:“李斯此功非同小可,老臣建议命李斯上朝为官,助秦兴邦。”</p>

“好。”嬴政点点头,说道:“就依吕相邦所言。”</p>

见吕不韦开了口,众臣皆是一片附和之声。</p>

“李斯听封。”嬴政将声音提高了一些。</p>

李斯上前一步,跪拜在地:“李斯在。”</p>

“既然滴血认亲这样的疑难问题,你都可以迎刃而解。”嬴政说道,“那寡人便册封你出任廷尉一职,位列九卿,专断大秦的疑案、悬案。”</p>

“谢王上重用。”李斯叩谢道。</p>

不少羡慕的目光投射向李斯,要知道廷尉这个职位,直接的领导便只有吕不韦。</p>

平步青云,一步登天。</p>

嬴政看向赵高说道:“赵高,发兵讨逆一事,即刻拟旨。给寡人也准备笔墨,寡人要亲自给成嬌修书一封。”</p>

笔墨准备好后,嬴政与赵高同时书写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