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孟姜(2 / 2)

救世秦皇 尘心追月 0 字 2021-09-04

妇人推开了孟海家的门,走了进去。</p>

“相公,吾回来了。”妇人提高了声音说道。</p>

“玉兰,你回来了。”孟海出了屋门,迎了出来。</p>

原来这个妇人不是别人,正是孟海的妻室,李玉兰。</p>

“你让吾带去的东西,已经交给嫂嫂了。”李玉兰说道。</p>

“唉。”孟海轻叹一声,“兄长他走的太早,留下嫂嫂这孤儿寡母的,咱们能帮衬的就尽量帮衬着。”</p>

“应该如此,相公你若遇陌路时,都经常施以援手,更何况是自己的嫂嫂。”李玉兰说道。</p>

“毕竟吾去的话,不太合适,所以就有劳夫人了。”孟海说道。</p>

“哪里的话,这本就是吾分内之事。”李玉兰说道。</p>

“新儿那孩子,又长高了吧?”孟海问道。</p>

“几天前你才见过,哪有长那么快的。”李玉兰嗔道。</p>

“是啊,是啊。”孟海挠了挠头,说道,“夫人知道,吾一直视新儿为骨肉,这几日不见,便像是隔了许久一样。”</p>

“知道你喜欢孩子,只可惜,吾太不</p>

争气,也没能给你生下个一男半女的……”最后几个字,李玉兰说的有些呜咽,眼圈也有些微微湿润。</p>

“你看你,又来了不是。”孟海说道,“有没有孩子,这都是命数,也许是缘分未到,一旦缘分到了,夫人还不给吾生个十个八个的。”</p>

“呵呵……”李玉兰破涕为笑。</p>

“好了,进屋里说吧,外面风凉。”孟海说道。</p>

李玉兰点点头,跟着孟海进了屋子。</p>

夫妻二人的对话,一字不落的进了荆轲的耳朵里,荆轲的心里也放心了许多。</p>

荆轲从树枝上跳了下来,落地并没有什么响动,女婴的眉头也动了动,但并没有醒来。</p>

“这里便是你的新家了,他们便是你的父母。”荆轲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吾会时常来看望你,陪伴你成长,待你长大后,希望你能更好的完成你的使命。”</p>

女婴的头动了动,似乎是点头在回应荆轲。</p>

“那便就此暂别吧。”说完,荆轲来到孟海家的门口。</p>

荆轲整理了一下襁褓的边角,缓缓地将女婴放在了地上,然后再不忍多看一眼,快速地转到了孟海家的后门。</p>

似乎是离开了温暖的怀抱,又或是感觉到了所抱她之人的离开,女婴睁开了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p>

“哇……哇……”女婴离开了温暖的怀抱,哭了起来。</p>

“什么声音?”孟海看了看李玉兰,问道。</p>

“好像是……”李玉兰用心地听着,“好像是婴孩的啼哭声。”</p>

“出去看看。”孟海快步打开房门,几步便穿过了院落,推开了外门。</p>

李玉兰紧跟在后面。</p>

外门打开的一刹那,夫妻俩同时将目光定格在地面的襁褓之上。</p>

孟海快步上前,一把便抱起了婴孩。</p>

李玉兰也跟了过来,看向襁褓中的婴孩。</p>

奇怪的是,女婴一进入孟海的怀抱便不哭了,还瞪着大眼睛看着夫妻二人。</p>

夫妻俩同时四处张望,看是不是什么人不小心遗落了婴孩,可是,什么人都没有看到。</p>

“检查一下。”话音还未落,李玉兰已经伸手接过了襁褓。</p>

孟海打开了襁褓的一角。</p>

“是个女婴。”李玉兰说道。</p>

孟海则拿出了荆轲放进去的那个锦帕。</p>

打开锦帕,里面是快玉佩,孟海拿起玉佩仔细端详。</p>

“锦帕上还有字。”李玉兰提醒孟海道。</p>

孟海将锦帕打开,看见了正中的一个“姜”字。</p>

翻过来看,又见到一排小字,写道:“父母已亡,望有心人结其善缘,将其抚养成人,玉佩为酬谢,感激不尽。”</p>

“相公。”李玉兰声音有些颤抖,“看来此女与咱们有缘啊,咱们……咱们有孩子了。”</p>

孟海用力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拱手看向天际,说道:“苍天有眼,赐吾后世子孙,吾必悉心养育,视如己出,将其养大成人。”</p>

说罢,孟海又看向了女婴,喜不自禁。</p>

“相公,给这娃儿起个名字吧。”李玉兰说道。</p>

“这锦帕上有一个“姜”字,想必其父原本姓姜。”孟海略微思量了一下,“不如,就叫她孟姜吧。”</p>

“孟……姜……”李玉兰念叨着,“好名字!”</p>

“夫人,进屋去说吧,别吹病了孩子。”孟海说道。</p>

李玉兰点点头,抱着孟姜便往屋里走,好像生怕有个人出现,要走了孩子。</p>

孟海关上外门,也跟着进了屋室。</p>

荆轲从墙后转了出来,看着外门,长舒了一口气,然后直奔来时的方向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