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之争 第二百七十八章 忧虑(1 / 2)

覆唐 济源张氏 0 字 2021-10-04

 宗族世家所必须要具备的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要有着深厚的底蕴,二是要掌握着庞大的人脉资源,这两者相辅相成,似乎是同等的重要一样的必不可缺。可实际上分开来讲,包含了太多因素的底蕴其实也决定着人脉资源的庞大与否。因为没有几代人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攀爬经营,底蕴这种东西只能是遥不可及的,而在这么多才华迥然之人这么长时间的经营下,人脉资源却绝对可以收获等同的效果,所以说底蕴决定着人脉资源绝非空言。</p>

京城赵府与大唐四大名门之一的江南楚氏相比,论底蕴当然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那么同样的,论人脉资源赵府也根本不具备与楚氏相提并论的资格。然而,在此时之所以说京城第一名门赵府能够与江南楚氏相争且表面看来旗鼓相当,那倒也是因为在过往的数年里,江南楚氏为了摆脱公主府那老狗的控制已经是付出的极大的代价,实力大为折损之下之下当然也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得以恢复。况且来说,这监察院毕竟是在京城,而作为京城第一名门的赵府便理所当然的占据着地利人和这两个大因素,再加上这么些年里江南楚氏本已淡出了对京城方面的经营,所以这么一来,赵府对上实力受损的江南楚氏似乎也并非毫无机会。</p>

到底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又或是不是猛龙不过江?这一点谁也不能确定,便连此时的张宏也只是隐隐期待着。别看他满面的信心微笑自若的神情,其实他心中也确实忐忑,他这一手直接将江南楚氏抬放到台面的布局究竟是好是坏,兴许他也不能肯定。在楚东则站出来后,张宏便悄然退了几步,他依旧是望着台阶之上的赵大公子赵流年,看着对方仍旧带着敦厚之色的神情下已然有了几分阴晴不定,张宏笑意更浓。</p>

…</p>

…</p>

赵流年确实很犹豫。</p>

如他名字一般,在他过往人生的那么些年里,这位赵大公子以其令人乍舌的天资在很小的时候便被家中长辈视为最好的继承人,所以这么一个光环之下,赵流年当然是一路顺风顺水并没有经历太多族中争宠夺权的肮脏之事,这也是为他后来的以一副痴傻纨绔公子形象低调混迹京城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p>

不过,尽管不曾经历过太多苦难的磨练,可在这些年与那些京城中纨绔大少公子混迹的同时,赵流年却也根本不曾泯灭过他那令人惊叹的天资。因此,在族中父辈的倾心栽培之下,随着年龄的成长以及后来与平王殿下的接触,便更是让赵大公子出类拔萃,他也始终未曾如族中长辈所担心的那样上演一曲伤仲咏的曲调,以至于平王李隆基殿下在当年接触了这位赵大公子之后便曾有一句‘京城第一公子’的称赞!</p>

如流水一般的年华,平静波澜不惊且大才内敛低调异常,便可以说是赵大公子这些年来的真实写照。这样的人生或许很好,以他天资将来兴许会更好,所以在此之前,无论是族中长辈又或是平王李隆基殿下亲口称赞的赵大公子始终是一个全才,他的品行以及才智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无懈可击。</p>

然而,便在此时,便在这少年的咄咄逼人之下,赵大公子却终于暴露了或许是他唯一的一个缺憾。</p>

他的人生太过平静,他的出身太过高贵,他的才智也太过不凡,这种种的客观条件便直接决定了赵大公子这样一个聪明绝顶之人从不曾有过机会去做过什么大事,他也根本不曾遇到过任何事关生死的抉择,所以从决断力上来说,虽然平时赵大公子的决定总是睿智且聪明,但他毕竟缺乏生死的淬炼,因此,在这个时候,赵大公子赵流年便不得不犹豫了一时,慎重去考虑眼前这少年微笑着而似随口提出的那个提议。</p>

京城赵府对上江南楚氏,是败是胜,赵大公子的犹豫不决之下其实也代表着他真正的心迹,他不敢赌。</p>

…</p>

…</p>

监察院中,时间便在张宏的期许楚东则一句话后的沉默下缓缓流逝。这时场内的气氛已然是极为压抑,这种程度的压抑基本上已足以让毛昌龄这个年龄不小却妄图通过赵大公子赢来他仕途第二春之官员额上细汗密集,事实上毛昌龄也是直到这时才彻底明白这破落小院中的形势,先前仅仅是猜测着新来的少府大人乃是与楚侍中结识的毛昌龄直到这时才完全知晓,原来这少年与楚侍中的关系并非他想象中的那等知交。因此,这便直接让毛昌龄心惊之余心中微微泛起了些后悔之意,他不得不去后悔他方才光明正大的选择赵大公子这个决定。</p>

毛昌龄身旁的监察院其他二位官员,一位仍旧冷漠不言,另一味则是眼珠晃动不已打着常人根本揣测不到的心思。没有一个人说话,便连赵业也微微垂下了眼帘站在张宏身后努力克制着他微微颤抖着的双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