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帝皇颂》(2 / 2)

当即行礼:“定然不辜负陛下的信任。”解决西南蛮人的问题,也算是委以重任了,能不能得到朝廷的认可,就在此一举了。

诸葛亮走后,嬴啸也赞许,聪明人啊,一下就明白自己地意思了。呵呵,便让朕看看,能得庞统如此赞誉地师兄弟,到底有多少本事。

“陛下,周天珠已经交给太史令,镶嵌在观天阁之上。”

得到奏报,嬴啸也就不在意了,三百六十五颗珍珠被嬴啸交给太史令。太史令负责观测天文同时记录皇家历史,这些珍珠合了天数,便将他们置于观天阁了。这些小珍珠嬴啸其实看不上眼,珠宝他见的多了。只是有了这个意义在,才被他重视,专门做了处理。也可以成为皇宫之中地一道风景线。

太乐令徐干(建安七子之一)求见,嬴啸也愣住了。这家伙很少求见的,现在来求见,难道是事情有了进展?徐干,北海人,擅长辞赋,其诗,妙绝一时,世人称赞。又精通音律,游学学宫之时,被嬴啸提拔,成为太乐令。

“宣。”

“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可是事情编排成功了?”

“是的。陛下委托,臣殚精竭虑,终于完成,只等陛下验看了。”

嬴啸为了恢复先秦的风气,专门交代徐干以秦始皇嬴政留下的琅邪石刻为蓝本,编制一套兵甲舞,吟诵帝王之伟大。现在徐干说编好了,嬴啸便要亲自看看了。

是夜,宫中***辉煌。嬴啸带领所有地皇后妃子亲自观看这《帝皇颂》,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

宽阔的场中,***灼灼,火焰带来黑夜中的光明。三百条八尺(1米84)大汉。全身甲胄,玄色衣甲更显得威武肃穆,每人面前均置一面大鼓,手中鼓槌粗如儿臂。一动不动,宛如军队,等待军令。

在嬴啸示意开始后,徐干手中大旗一挥。声嘶力竭的喝到:“起鼓。”

三百条鼓槌同时落在大鼓之上,发出一声巨响,震动了全长安。这沉闷的鼓声仿佛从亘古而来,穿越了无尽的历史岁月,来到炎黄422年的宫廷之中。

咚咚的鼓声响起,让人不由想起金戈铁马地沙场,一阵军鼓之声让所有人热血***。也让嬴啸感慨,仿佛又回到带领铁骑席卷四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厮杀场之上。只有战。才是大秦的精神。

一阵让人热血冲顶的军鼓之声,徐干又挥动手中地大旗:“起歌。”

咚咚的鼓声变得急促,好似暴雨落地,连绵不绝。苍凉豪迈的嗓音也从这三百条大汉口中呼喊而出,好似灵魂的呐喊般震撼。

“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

以秦始皇的“琅琊刻石文”为开始,大汉们不断擂动面前大鼓,口中唱出词句。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

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

**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随着鼓调的变换,一首《琅琊刻石文》吟诵完毕。鼓声却是不停,更加的急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以更急促地鼓声鼓动人的情绪,而以《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的篇章为结束。

直到鼓声停息,全场观众数百人,在无一丝声音,皆被震撼。秦人豪迈,慷慨赴义,奔赴沙场,为帝国拼杀到死。而这一曲《帝皇颂》似乎看起来是在称赞秦始皇的功绩,但是最令人心灵震颤的,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十六字。

过了良久,已经激动的嬴啸大叫一声:“好。”这一生宛如平地炸雷,所有人都疯狂为这些人欢呼,实在是太震撼了。这鼓声,这歌声,让人完全被震撼了。三百条大汉,就这么一会的擂鼓歌唱,却是都累的额头冒汗。三百条大汉合唱,却是显示出一种军威般的恢弘,让人震撼到无以复加。

“真乃壮士也,我大秦便该如此豪迈慷慨。来人,赐酒。徐干。”

“微臣在。”

“你负责将《帝皇颂》推广天下,让此曲豪迈慷慨之风传遍天下。”

“是。”

蔡文姬也盈盈起身,对着嬴啸说:“陛下,此曲慷慨恢弘,正当推入全国,让所有人都见识这般豪情。妾身为女子,都不禁为其热血***,好乐,好鼓。”

第二日嬴啸便召集在长安地所有官员将军,在长安大校场上,这三百条大汉,再一次震撼了所有人,当他们的豪迈歌声结束之时,所有在场的士兵们都在跟着曲调高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声震满长安。

看着人们的表情,嬴啸哈哈大笑。这震撼不会只属于他自己,更属于天下。天下所有的人将被震撼,这发自灵魂的震撼。《帝皇颂》将会让所有人都拜服在这种震撼之中。

这次来观看地,蛮人的使者和百越人的使者都被完全震撼了,请求嬴啸恩准,让他们送人来学习传唱这《帝皇颂》。这也是让嬴啸颇觉意外,不过这样的事情,他是很高兴玉成的,当即答应。

从文化上同化,是最稳固的方式。文明的先进,将会让这些外夷完完全全的被同化,成为大秦帝国的子民。蛮人和百越人都是被赐予了秦籍地,但是让他们完全同化,还有相当地道路要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