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护花(四)(2 / 2)

靖康志 逍遥五楼 6528 字 2019-10-07

第二招:屋子四角放上盛满黄白之物的木桶,把一麻袋癞蛤蟆放出来,让他们和乌鸦在应天林身边赛歌。听说,程三斧还有发挥,又加了十三条老鼠,和一头懒猫。此阶段持续时间为两个时辰,夷腊葛吩咐虎贲们每隔两刻钟过去看一眼,千万不要弄出人命来!

第三招:将一麻袋剔除了牙齿的蛇扔进去,哎呦,想想都瘮得慌!

最后一招:将应天林拉出来,洗个澡,换身衣服,到丰乐楼要一桌上好的席面,再请几个二八美人翩翩舞上一曲,目的是唤醒应小子活下去的动力,叫他明白,活着总比死了好啊!

阿没里彻底无语:从某种角度来说,夷腊葛比魔鬼还要可怕,无论如何不能让这样的人得到兰若帝姬,仙女一样的兰若怎么能嫁给魔鬼呢?

两个时辰过去了,第二招彻底失败,只能放蛇膈应人了。。

戌时左右,一名虎贲兴高采烈地跑来,一路喊着:“招了招了,应小子招了!应小子亲耳听到乌鸦丙骂昏了第五只癞蛤蟆;眼睁睁地看到,懒猫撕裂了第四头老鼠的胸膛;还现场观摩了眼镜蛇吞食癞蛤蟆的全过程。于是乎,一边口吐白沫,一边絮叨着两个字:我招,我招!”

夷腊葛一把抢过虎贲手上的供词,快速扫过,大吃一惊。应天林送的东西是武器,可以装备五十人的武器,即将使用这些武器的是女真人。往下看,越看头越大。他们居然撞破了一个惊天的阴谋,哎呀,金宗炜那个混蛋马上就要跑路了,得立即截下他才行。

“快,我们去大帅府!”

阿没里接过供词,一目十行,看完的时候,已经跑到了门外,飞身上马,绝尘而去。这个时候的汴梁城,灯火明亮,大街上行人络绎不绝。专挑偏僻的街道,心急火燎地来到王德府门前,王德刚刚跨上战马。。

“大帅,慢走!我有紧急事情禀报!”夷腊葛跑上来,将供词交上去,又在一边简要地补充了一些情况。

王德知道事情紧急,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夷腊葛带上二十名虎贲立即去甜水客栈缉拿宗炜;如果宗炜已经跑了,就转到“燕京铜器”店,协助抓捕人犯。阿没里去“燕京铜器”店,亲兵营指挥使分派人手,盘查进出城门、水门的可疑人等;王德进宫面圣。

王德的动作很快,但还是慢了一步。内城丽景门外,汴河码头边停着一艘船,宗炜挺身而立,最后再看一眼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吩咐一声:“开船!”心道:此生此世,不知能不能再回到这座城市,母亲朝思暮想的故乡。

宗炜还没有到码头的时候,五十名全副武装的战士,袭击了“东瀛正店”,东瀛人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再加上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战斗只持续了两刻钟,在开封府衙役到来之前,来历不明的战士撤退了,走的干干净净。“东瀛正店”没入大火之中,负责救火的人员奉命赶到现场,只能控制住火势不再向周围蔓延,“东瀛正店”是保不住了。

赵桓的寝殿之内,亮如白昼,赵桓看完供词,脸色灰白,淡淡地说道:“好,好手段!开封府、刑部全都是摆设,好的很啊!宰执们到了没有?没到就快去催,到了就叫他们进来!”

赵桓本来心情就非常糟糕,此刻再难压制心中的怒火,如同受伤的老虎一般。。这个宗炜不是外人,和他沾着亲:明媚帝姬的长子,金国太宗皇帝完颜晟的儿子,今年不过十七岁。见了面,应该叫一声舅舅的,呵呵,外甥给舅舅送的见面礼实在是难以消受啊!

宗炜南来是为了窃取大宋军事方面的技术,重点是威远大将军火炮、新式火枪以及火药制造技术。威远大将军炮的总负责人鲍一鸣,火枪发明者曾阿九,在火药制造工艺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温长风,都成为完颜宗炜的目标。宗炜利用的手段是,先控制三个人的家人,再进行敲诈勒索,期望得到相关技术。能拿到资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实在不行就把人强行带走。

为了完成这看起来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金国方面也是下了本钱的,他们与燕京的“兄弟会”合作,“兄弟会”派应氏父子先到汴梁,以经商为幌子,做前期准备工作。。整个事情从策划到实施长达一年的时间,可以说准备的非常充分。而半路杀出来的东瀛人,侮辱了大金燕王殿下,他们就得死。宗炜派出主力袭击东瀛正店,一方面是为了立威,一方面是为了转移视线,方便他跑路。

根据应天林的招认,宗炜会从丽景门外乘船南下,取道扬州,从海路经高丽归国。而今晚发动袭击的时间应该是亥时整,不知为何,宗炜临时做出了调整。

宰执们到了,各方面的消息也传了回来:完颜宗炜不见踪影,就连应天林的老子也无影无踪。东瀛正店被烧毁,死亡人数至少在一百人以上,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三位国宝一般的重要人物,鲍一鸣下落不明,曾阿九一家九口人全部被杀,温长风上吊自尽,死前留下一封遗书:“无颜再活在世上。”他一定是把女真人需要的东西都交了出去,救活了家人,却杀了自己。

穿戴整齐的宰执们满脑袋都是汗,低头不语;裴谊进来小声道:“陛下,刑部尚书蔡昌、开封府尹聂山跪在殿外,请求觐见!”

“朕没脸见他们!传朕的口谕:蔡昌回去好好想想,他还能为朕做点什么?聂山老了,今后就不用来了。”如果论责任,开封府比刑部要大的多,赵桓给大舅子蔡昌留了情面,开了聂山,倒也合情合理。

白发苍苍的陈规,跪倒在地,重重叩头:“国家骤之栋梁,臣罪责难逃,请陛下治罪。”

陈规七十三岁了,屡次上书请求赵桓放他回乡,赵桓没有答应。今天,不是他的责任,虽然余怒未息,也不能迁罪于他。

赵桓走下来,亲自扶起陈规,恳切地说道:“到底是谁的责任,朕还分得清楚,爱卿就不要自责了。朕准你致仕,但不能回乡,就留在京城吧!闲了,咱们君臣还能再见见,说说话!爱卿以为,谁能接替你的职位啊?”

“墨问虚!”

“好!拟旨:墨问虚任枢密院都承旨兼任军器署长官。裴谊,代朕送送!”赵桓挽着陈规的手,送到殿门前,陈规道:“陛下,不必为此事太过担忧。威远大将军炮不是有了一个鲍一鸣就可以造出来,老臣断言,没有十年的时间,金国是造不出最新式大炮的。退一万步说,即使他们短期内能够仿制出来,到时候,我国肯定能够研制出更好的大炮。二十年的时间,不是他们想追就能追上来的。”

最后一句话,显示绝强的信心,陈规很少有这样的表现,听得出,他为自己这二十年的工作由衷地自豪。

赵桓微微一笑,拍拍陈规的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陈规已经走出十几步,再度停下来,转过身来,正衣冠跪倒叩头,他是在以这种方式,告别吧!

“陛下,保重龙体啊!”

陈规是哭着说出最后一句话的,宰执们也在陪着落泪,赵桓重重地点头,含泪而回。

二十多天的时间,赵桓瘦了一圈,每天都会到坤宁殿去坐一会儿,也不管是什么时间,想去就去。三天去一次“孝贤明懿宫”,除此之外,就是没完没了地做事,就如靖康初年那样勤政。他是想把脑子塞满,使身体疲惫,这样可以不用去想那些不愿想的事情。现在的感觉很坏:云萝去了,时间的流逝不但不能冲淡他的思念,反而越来越深。

“请陛下保重龙体!”宰执们跪倒奏道。

赵桓摆摆手,道:“都起来吧!先不说这个,枢密院要研究一个方案出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明天,礼部派人去慰问一下东瀛人,核实一下损失报上来,想办法赔给人家。密令岳飞、种无伤,封锁边境地区,缉拿完颜宗炜;通令燕京路,将兄弟会给朕连根拔起,不得有误。嗯,就是这么多,你们都去吧!”

宰执们退了出去,又剩下了孤单的一个人,夜真长啊!

<style>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