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我说你写(2 / 2)

一品公卿 短头发 0 字 2021-09-07

这种函匣子只有御史或者负有特殊使命的官员才可以使用,董朴实一个小小的县令,自然知道那个小的匣子不是自己使用的玩意儿。

“有什么敢不敢的,又不是让你给朝廷奏报什么。我口述你执笔不就行了?想必你也知道我是贫寒出身,勉强认识几个字罢了。文笔上的事情比不得你们这些科举出身的,平日里的奏章我也是找人代笔的。我那笔臭字根本就拿不出手,摆到了皇上的龙书案上成个什么样子?”林三洪一边和董朴实说话,一边对半跪在床上给自己按摩腰身的仙奴说道:“手上用点力气,没有吃饱还是怎的?”

仙奴赶紧柔柔的应了一声。

其实找人代笔写奏章这种事情司空见惯的很,宫里头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给皇帝代笔,大员重臣也有不在少数的幕僚专司此事。就是在地方上,大如官府政令小如布告文书,一般情况下都不是当官的大老爷亲自书写,而是交给手下人去做,写完之后过过目签签字就可以了。

尤其是在永乐新朝,那些个紫绶金章的新贵多是北地的燕王嫡系,这些人有一半以上是武人出身,虽然不至于到了目不识丁的地步,可文字方面的功夫绝对惨不忍睹,找人代笔的事情就更加普遍了。

林三洪本就不是走科举正途出来的官员,文字不行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尤其是现在,身边又没有带着幕僚书吏,让董朴实代笔也就显得很自然了。

作为一个被考绩的地方官员,能够为考绩的钦差大人代笔,可不仅仅是荣幸这么简单,这本身就包含了信任的意思。

董太尊爬在地上连连磕了几个脆的,这才说道:“既然天差有命,卑职就斗胆僭越一次。”

董朴实大声传唤来了下人,索要了笔墨等物,亲自下手铺开纸张研好了墨,执笔在手等着林三洪的口述。

“臣,湖广考绩清吏使林三洪上奏……”林三洪说道:“臣自受钦命以来,感受皇恩之重,体察圣上忧民之心,临渊履薄不敢有一日懈怠……下至湖广,微服地方。经查,阳新一县民风甚淳,地方官员……这个地方官员嘛,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也算是勤恳公忠……”

听到勤恳公忠这四个字的评语,董朴实的心都要醉了。

作为一个小小的县令,不可能有多大的功劳,也弄不出特别显眼的政绩。勤恳公忠已经很了不起了,有这个四个字的评价,吏部评定的时候,一个优异是跑不掉的。尤其是在奏章中被点名表扬的县官,只有地方上有了实缺,很可能就有平步青云的机会。

得了林三洪这四个字的评语,董太尊大生“知我者钦差大人也”的感慨,恨不得和林天差抱头痛哭一场才能宣泄出心中的欢喜。

欢喜是足够欢喜了,手上却一点也不敢怠慢了,顺着林三洪的意思斟酌词句,很快就把这封给皇上看的上奏之章写的妥妥当当。

当年科举的时候,董朴实都没有这么用心的书写过。写完这篇文字,董太尊感觉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文采都发挥了出来,一个宁静祥和的小县和一个兢兢业业的县官在自己的渲染之下跃然纸上。

捧着这份能让自己加官进爵的文字,好像是叫花子捧着金宝一样舍不得放下,仔细看了几遍,确实是感觉笔笔龙蛇字字珠玑之后,又重新抄写了一遍,吹干墨迹这才捧到林三洪面前,说话的声音都有点颤了:“请天差大人过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