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殿试问策(2 / 2)

心里叹了口气,其中一个老进士捋须摇头晃脑道:“陛下,臣以为这正是北伐的大好时机,想我太祖皇帝当年,征辽无功,留下弥天大祸,今日可一举克辽,报仇雪耻”

其他几个进士纷纷进言,大多都是主战的,他们本就是饱学之士,摇头晃脑道理一大堆,引经据典,无懈可击

赵佶听得连连点头,和颜悦色地道:“爱卿说得好”身为君王,收复燕云十六州,也即是辽人的南京道,对于赵佶来说可是一件名垂千古的事,现在有了机会,他岂会不心动,又听了这几人的话,是觉得自己若是北伐,其功绩要直追汉武唐宗了

几个进士得了夸奖,心下大喜

赵佶转而向吴笔道:“吴笔,你父亲是迎客主事,想必你也有话说,为何却偏偏闭口不言”

吴笔沉默了片刻,道:“陛下,臣……臣以为北伐之事尚需斟酌……”

这番话道出来,赵佶脸色有点儿难看了,道:“爱卿可有理据吗?”

吴笔一时慌了,其实他心里倒是有不少的想法,可是见皇上不悦,一时不安,结结巴巴地道:“这个……这个……眼下形势尚不明朗,贸然出兵,只怕不妥何况我大宋三军未整,只怕还要徐徐图之……”

赵佶冷哼一声,抚案不语

这时徐魏哈哈一笑,对吴笔道:“吴兄这话是什么道理?辽人败,难道他们的军心不是不整吗?眼下天降良机,岂能轻易错过,等到辽人站稳了脚跟,到时悔之莫及”

随即向赵佶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立即草诏四方,与金人盟誓,令各方经略做好准备,一来给予辽人压力,策应金人,另一方面厉兵秣马,随时北伐”

赵佶便道:“爱卿叫什么名字?”

徐魏道:“臣叫徐魏”

赵佶颌首点头:“好一个徐魏”

徐魏心下大喜,知道这是皇帝对他的肯定,今日这论策,成绩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殿中没有说话的,只剩下沈傲和程辉二人,沈傲似是陷入深思,对殿中的一切充耳不闻至于程辉,却是风度翩翩,一脸坦然,好像胸中已经有了腹稿,只是秉持着一股谦让之意,先让人说完才愿意阐述自己的观点

赵佶话音刚落,程辉才徐徐道:“陛下,徐魏说得很好,不过臣以为,吴笔的话才是老成的谋国之言”

程辉的第一句话,便惊世骇俗,赵佶有些愕然,便道:“程卿但说无妨”

程辉想了想,道:“眼下我大宋得来的战报,大多是金人提供的消息,上京之役到底如何,谁也不知何况金人一举歼敌二十万,微臣以为,这只怕是金人的夸大之词若是辽人尚有实力,而我大宋若是贸然北伐,其后果,还请陛下深思”

这一番话,赵佶在与一些老臣商议时,也大多是这般说的,在如此情况之下,程辉居然能够思虑到这一点,赵佶心里已忍不住赞赏了,颌首点头道:“不错,所以朕已叫人派出细作,深入辽境打听消息,只怕再过些时日,就有准确的消息传来”

(未完待续